农事诗 回不去的地方叫家乡那些逃不掉的牵挂其实早成了根
定 价:48 元
屋檐水滴穿石阶的凹坑是岁月,草木灰里藏着青纱帐的魂,新麦浪裹着 龙口夺粮的汗,桃叶膏熬着一辈辈硬扛的苦。从逃离时的决绝到回望时的战栗,恨与爱都埋进墒情里;从对土地的怨怼到对农事的敬畏,牵挂与挣扎都浸在秫秸里。
这不是抒情,而是以农具当笔、泥土为墨的生存实录那些被城市化浪潮卷走的耕作声、烟火气,都在诗里长出了新的根。
张中海面对归来后已消逝不见的田园,唱出了一曲无可奈何的挽歌。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岂不也是一曲新世纪以来农村巨变的颂歌?或者,这种社会性自不待言,它只是一个地之子与世纪儿心灵历程的表现。他的语调是那样放松,笔法是那样自如,心态是那样自由,这也正是我以杜甫的诗句老去诗篇浑漫与来命名《农事诗》序文的原因所在了。诗歌评论家、理论家吴思敬
六十年一甲子,任谁都会经意不经意地反思一下自己的六十年怎么过来的,而中海叔这头本性愈加难改的犟驴告诉我们的是,即便你可以人五人六、人模狗样、整天还事啊事的,你也还得时时把耳朵竖着,把尾巴夹着。他的诗,也从20世纪80年代《驴道》的锋芒毕露转化为今天只有岁月才能完成的平和圆通。个中滋味我就不在这妄作猜测,读者自己去揣摩吧。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石化经纬》总编辑丁大雷
编辑推荐:这不是闲适的田园颂歌,而是一位曾经的农人对乡土冷静而深沉的回望:嫌过红薯窨子的潮湿,却记挂它藏着的瓜种;怨过犁耧的沉重,却忘不了犁尖翻起的新土。诗人把对农村的恨与爱、遗憾与希望、逃离与坚守,都融进屋檐水、草木灰、新麦浪里……
张中海,山东临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泥土的诗》《现代田园诗》《田园的忧郁》《混迹与自白》《雁哨》,另有短篇小说《青春墓志铭》《一片光明》,传记文学《一位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黄河传》等。
目录
老去诗篇浑漫与
张中海《农事诗》序/吴思敬/001
第一辑屋檐水
屋檐水/003
炊烟/005
草木灰/007
坡火/009
后园/011
铁砧上的时光/013
麦浪/015
红薯窨子/017
半新不旧/018
麻雀/020
村井/022
古井/024
打水/026
渊源/028
秸秆,甜蜜的事业/030
如果在一场大雪中回乡/032
土造的光环/034
仰望/035
一年级的教鞭/037
第二辑露水闪
农村/041
农业儿童/042
沙堡/043
余烬/044
捉迷藏/045
一墙之隔/046
满地月光/047
大水/049
插曲:追一只兔子/051
禁忌/052
母亲缝衣/054
针线笸箩/055
露水闪/057
麦草戒指/058
浣女/059
无礼的河道/061
背河/062
浆果处处/063
落漏/064
好想头/066
母亲忌日致英雄老刀/068
启蒙/070
暗处/071
一条大鱼/073
处方/074
收拾饭桌的妈妈/076
第三辑墒情
年景/079
打囤/080
九九加一九/082
好消息或蛛丝马迹/084
一样的月亮,不一样的望/086
盹打草苫子/087
淹镰/089
墒情/090
风调雨顺/091
套种/093
红薯/095
玉米/097
高粱/099
麦子/100
农时书/102
第四辑牛有几个胃
雷阵雨/113
连着锅灶的土炕/114
结绳记事的绳子/116
土布/118
坯墙/120
木头橛子/122
时间/123
生养/125
傻小子/126
大牲口/127
驴道/129
快乐的驴子/130
热爱阳光/132
一场始终没下来的雨/134
悲伤/136
领地/137
妇人之仁/139
儿童之恶/141
笨猪之灵/143
县志摘记(组诗四首)/145
放羊的/150
卖豆腐的/152
瞎汉王的手电/154
祭父稿(组诗六首)/156
牛有几个胃/162
老墩头郝湘臻/164
第五辑桃叶膏
好地/169
金蛤蟆/171
鬼打墙/173
雁阵/175
七夕,葡萄架下的谛听/177
一瓦罐新麦/179
盆盆罐罐之拔火罐/180
桃叶膏/182
锢露匠/184
编大囤/186
淘泉眼/188
河山/190
天井/192
老太阳/194
里墙火/196
春天,收拾完土地的老汉为什么哭了/198
叫套/200
木杆秤/202
土名的野菜我们不叫它学名/204
我的祖国大花园/206
第六辑一颗苦瓜
乡愁/211
取暖/213
挖着参了/215
掏的梦魇/217
小秋收/219
荒了的园子/221
爬坡,小推车记忆/222
旱地拔葱/224
红薯地里的一棵红高粱/226
牵牲口犁地的农活叫傍头/227
一颗苦瓜的痴心妄想/229
祭扫/231
哭错了的坟/232
眺望中的土拨鼠/234
小皮狐子/236
旧俗:通腿/238
农妇/239
童戏/241
暖婆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243
看看像谁/244
算卦的/245
俘虏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老兵已逝的亲人/246
姐姐/248
一罐清水/250
附录一那根扁担/张维明/252
附录二这头犟驴/丁大雷/256
附录三复归泥土的宿命及其困厄/吴永强/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