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启蒙教育怎么做1
启蒙教育的黄金期在学龄前,之后的十多年时间也是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极强的可塑性。启蒙教育应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主,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警惕不科学的早教机构和学前班。
启蒙教育要做些什么?3
不上学前班10
让孩子识字不难17
教孩子识字要注意什么?24
古诗滋养的孩子28
经典背诵要注意的几点38
开小卖部43
第二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53
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给小板凳揉揉疼55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62
打针有些疼68
不要捉弄孩子75
孩子是从哪里来的?81
关于性教育的几个观点88
第三章 回归自然养育97
孩子与父母间的亲子关系质量,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父母应该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主角,在孩子的衣、食等方面回归自然,和孩子一起成长。
胎教如何教?99
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102
隔代抚养:一个人的安全感首先是母亲给的111
隔代抚养,隔开生命间的联结116
母乳喂养如何才能成功?122
不要让孩子罹患皮肤饥饿症127
多抱孩子,少用婴儿车131
孩子说话晚或发音不清楚怎么办?134
如何让孩子爱吃饭?138
巧用心理战,治愈孩子便秘147
孩子不爱睡觉怎么办?152
睡觉不怕吵,学习不怕吵156
第四章 如何选幼儿园165
幼儿园是孩子由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个链接点,幼儿园的每一个老师、每一种生活又深刻影响着幼儿智商和情商的发展。如何选择幼儿园,其实是学前教育观的问题。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167
幼儿园最硬的硬件是老师177
幼儿园的第一个自由应该是吃饭的自由186
孩子上幼儿园前家长要做哪些准备工作?191
如何让孩子爱上幼儿园?195
主要参考文献205
第一章被魔杖点中的孩子1
有一根魔杖,它确实是有魔力的,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加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这个魔杖就是阅读。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3
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12
阅读需要诱惑21
好阅读与坏阅读27
不看有用的书35
修得一支生花笔43
写作文的最大技巧51
第二章正确对待作业61
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的一部分后来之所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破坏了。保护孩子的天性和学习兴趣尤其重要。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63
替孩子写作业72
不写暴力作业82
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90
第三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9
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方法用得不对,恰恰就培养了坏习惯。方法用对了,好习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正确的方法,其实远比错误的方法简单易做。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101
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110
如何让孩子兼顾学业和游戏?119
如何让孩子玩电脑游戏不上瘾?135
第四章学习不要刻苦努力145
把学习这件事和一种令人不舒适的苦联系到一起,它会使孩子一想到学习,就有微微的不快。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这件事做好。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147
不考100分155
考好了不奖励163
艺术教育应该是甜的170
对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180
主要参考文献191
第一章 潜台词是重要的台词 1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品行有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进行自我负面强化,失去自信,最后真的变得品行不端。
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3
像牛顿一样 11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17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26
不纠错,不批评 33
潜台词是最重要的台词 39
开提意见会 47
学会开家长会 55
如何培养好习惯? 64
不怕小动物 71
第二章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75
上帝答应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土地(土地常常是母爱的一种象征)被描写为到处都流动着奶和蜜。奶是爱的第一方面的象征,是关心和肯定的象征;蜜则象征着生命的甜蜜、生活的幸福和对生命的热爱。
女儿的隐私 77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83
让孩子成长得更安全些 90
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99
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105
第三章 做听话的父母 109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要求孩子听话,这仿佛是为了孩子好,但深入分析,就可看到这是成人与孩子间的不平等。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
做听话的父母 111
家长挪开,让孩子来做主角 120
做不讲道理的家长 126
不管是最好的管 136
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 144
遇到一个坏小子 153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159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代表着他的命运 166
第四章 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173
一个孩子在未来生活中的踏实度,取决于他成长中多大程度上受到实事求是这四个字的影响,取决于他长大成人后的思维方式与这四个字有多接近。
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175
可不可以批评老师? 180
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189
第五章 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 197
谈儿童多动症像在谈医疗,实际上仍然是在谈教育,谈当代一个非常大的儿童教育陷阱:教育问题被当作医疗问题来对待。
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 199
一位多动症儿童是如何不费力地痊愈的 229
美国心理学史上的幺蛾子 236
主要参考文献 245
第一章求完美是最不完美的做法1
培养一个完美孩子是件可悲的事,当一个孩子事事听命于家长,处处循规蹈矩,时时小心谨慎,那不是教育成果,是生命中隐伏的久远的悲伤。
给孩子犯错误权3
警惕求完美心理的悄然渗透9
求完美是最不完美的做法15
习惯的对立面也是习惯22
第二章 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31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和惩罚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要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
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33
不要把小事管成大问题41
不要严格要求孩子47
对孩子,不要先谈规则,要先谈自由54
规矩太多,难成方圆60
减少规矩,才能减少控制66
有本事的家长为何培养出没出息的孩子73
永远正确的家长最失败84
第三章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89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能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暴力教育里只有暴力,没有教育91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98
不要把牛顿培养成牛倌104
没脾气才会有教育111
不和孩子逆着来,孩子就不会逆反117
唠叨是把小刀子122
让拳头打在空气中131
第四章 你的孩子不属于你137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爱与溺爱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东西139
你的孩子不属于你144
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152
第五章 谈谈竞争、寄宿和金钱159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161
为什么要少让孩子参与竞争?166
寄宿制是个坏制173
寄宿制稀释了亲子关系中爱的成分179
发现孩子偷钱怎么办?185
拜金和吝啬都是畸形的金钱观190
不必通过干家务给孩子零花钱,直接给就好196
第六章 关于自闭症203
现在有一种趋势,儿童出现某种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时,人们不再有耐心去思考孩子的个性差异或教育生态环境,而是直接把这些问题推给医疗。当孩子有某种问题时,家长如果不是马上领着孩子跑医院,而是自省一下,我给他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正常的教育了吗?我真正理解我的孩子吗?真诚地思考,问题的死扣也许就此开始松动。
走出心理沼泽小春的故事205
自闭症大爆发背后的真相及彻底康复之路214
主要参考文献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