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西班牙国家小说奖得主米利亚斯长篇小说代表作。一个经常做心理治疗的中年出版社编辑,
处于职业的焦虑与情感的漩涡之中。他的出轨对象正是心理治疗师的妻子……阴差阳错之下,看起来两人却是真爱……小说充满悬疑、生存的诘难,将中年男女的人生尴尬境地与控制欲强的母亲的冲突,与没有爱的丈夫的博弈,展现得淋漓尽致。真爱的降临会是一场救赎吗?
爱与虔诚
(代译后记)
所有的爱,必将虔诚相遇,而相遇之后,是否依然虔诚?
我想,有的爱,永远是爱;有的虔诚,也永远是虔诚。
因而,在最喜爱的城市巴塞罗那我翻阅着一直携带的爱:年少。呢喃着一直笃信的虔诚:年少会伴随我
在生命的每个角落,在地球的每个方寸,对我说:原来你在这儿……
是啊!在翻译米利亚斯这本《在你的名字里失序》时,年少前来翻搅心情。特别是这两年来,我以为我背叛了
他……在异国生活的这几年,我,我变成一个年少陌生的成年人,一个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希望成为的成年人。
翻译的过程中,米利亚斯带领我溯回逝往。每一回都让我惊觉,他竟然如此包容背叛的我。在西班牙文与中文两
种文字的转化过程中,我也在现在的成年与过去的年少之间穿梭。穿梭间,我只是不断地与呢喃对峙……
就像米利亚斯小说里反复出现于主角胡利奥耳际的《国际歌》,一首与他的过去同声相应的旋律。气息里是年轻的
憧憬与梦想。旋律在光阴里绵延,却也分隔光阴:过去与当下的胡利奥。即使在成年后,背离了年轻曾经忠实的信仰,在生活赐予的某个分秒,或是在街头放落的某个步履,乍然记起、骤然听到、突然浮现那首年轻曾经歌咏的乐章, 心弦依然澎湃不已。而总得说上那一句:原来你在这儿。
谁对谁说,已经都不重要。
于是,这股悸动,永远是爱,永远是虔诚。不管你是不是仍然维持当初那时的你。你,在与当初相遇的刹那,回
到当初的你。
就像小说里,米利亚斯交错两个爱恋女子的容颜一样:过去的特雷莎与现在的劳拉。时空彻底转化了,表面上人物也转化了;然而,爱在转化的过程,维持叫做爱。因而,胡利奥可以重复去爱。
是啊!爱可以重复去爱。虔诚遂问:那是不是一样的爱?是不是爱得相同?
或许小说中的胡利奥只是在执行爱这种感觉。我们是不是只是在爱爱这种感觉?于是,当对某人的爱不再有感觉时,爱不再是爱了。
因而,我想,有的爱,不再是爱;有的虔诚,也不再是虔诚。爱与虔诚在岁月光阴里彷徨、失措、惊恐、伤痛、落寞。不知道是否继续再爱,继续再虔诚下去。于是,虚幻如现实,现实如小说,小说如创造,创造如模拟,模拟如写真,写真如人生,人生如虚幻……
我还是在所有的爱,必将虔诚相遇,而相遇之后,是否依然虔诚?之中流转又流转……尽管成年的我深深疑惑,还是愿意相信,生命里,总是有个影像,是永远的爱, 是永远的虔诚。
那个影像不是影像,而是一切无限的可能……一生一世
与你缠绵厮守……
献给
允许我恣意任性的爸妈
和 诸罗山城的年少
戴毓芬
二○○六年四月于巴塞罗那
胡安·何塞·米利亚斯
Juan José Millás
西班牙当代小说家、记者和专栏作家。
一九四六年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作品常见于西班牙各报章媒体,目前是西班牙第一大报《 报》专栏作家。一九八三年以青少年小说《浸湿的纸》扬名文坛,书评给予极高肯定,并成为西班牙jiao育部指定的中学生读物。一九九○年以《这就是孤独》获得极受推崇的纳达尔文学奖,本书已被译介成英、法、德等多国语言,米利亚斯也以此书跃上 文坛。目前已创作二十多部小说,包括一九八六年《在你的名字里失序》、一九九○年《回家》、一九九八年《按照字母顺序》等,二○○二年则以《两个女子,在布拉格》获颁 春天小说奖。他的短篇小说亦颇获好评,一九九二年出版《寡妇的另一个春天》,一九九四年出版的《她的想象……》曾被改编成舞台剧,在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各地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