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对接康复治疗职业考试要求,根据全国卫生行指委康复治疗技术教育委员会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对接《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标准,根据立体化教材要求,制定本教材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常用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原理,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本教材共15章,包括总论、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磁场疗法、传导热疗法、冷疗法与冷冻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冲击波疗法、压力疗法、水疗法、自然疗法等方面的内容,附3个实训项目。全书设置学习目标、案例导入、课程内容、本章小结、练习题等模块,配套教学视频二维、PPT、题库等二维码,配套课程线上教学平台。
主要特点:教材内容上对接康复治疗技术执业考证要求,对接行指委教学标准,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内容上经过行业梳理,以常用物理因子为主要内容,从直流电疗法到冲击波疗法,共约14章。编写方法上遵循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以案例导入、问题导向驱动;遵循临床思路,从治疗原理治疗作用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连贯性体例;*后以小结及练习题巩固学习效果。编写要求上体现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要求,在每个章节特别列出课程思政点。同时整体教材体现立体化、信息化要求,配套整套线上教学资源,包括康复资源库及浙江省精品在线共享课程作为学习平台。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通过讲授各种物理因子的治疗原理、作用、技术及临床应用,使学生能够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本教材首先遵循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对康复产业链升级的要求,遵循康复治疗师岗位工作任务及拓展能力要求,以临床实用 新技术为原则,及时吸收新技术、新方法。其次,对接康复治疗技术考试要求,对接卫生健康行指委教学标准,注重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注重知识体系完整性。再次,针对高职学生理论薄弱、喜欢实践的特点,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临床思维的养成,体现职业教育对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本教材以常用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为主要内容,涉及认识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直流电疗法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传导热疗法、冷疗法与冷冻疗法、水疗法、压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冲击波疗法,共十四章。本教材为浙江省高职院校十四五重点立项建设教材,编写思路上体现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要求,在每章特别列出课程思政点,同时教材整体上体现一体化、信息化要求,以每章为单位,至少配套一个完整课件,从物理特性、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几个层面分别配套教学视频,尤其是实操类视频每章不少于1个。每章结束有扫码答题和章节思维导图等内容,并配套临床操作常规,以指导实践教学。本教材的编写团队由高等院校教师和行业一线物理治疗师组成,行业一线物理治疗师参编比例达到45%,能*大限度地从临床的角度衡量教学内容的选取、知识体系的梳理、实践任务的实施、技术技能的可操作性、新技术及新技能的引入,增加教材的实用性及前瞻性。本教材可供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康复专科医师、治疗师及其他从事康复临床工作的医师及护理工作者参考。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位编者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真诚恳请各位专家、同仁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傅青兰,女,副教授,自2001.8至今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工作,期间在鄞州区残联挂职理事长助理一年。主要承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工作,曾担任康复系副主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主任。现为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主要科研成果:宁波市领军及拔尖人才,宁波市优秀教师,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业教坛骨干。获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专业改革与创新二等奖1项,参与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参与宁波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持课题8项,发表论文15篇,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2部。
第一章认识物理因子治疗技术/1第一节概述/2第二节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5第三节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人体的作用/7第四节物理因子治疗处方/9第五节物理因子治疗的安全守则/13第二章直流电疗法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18第一节概述/18第二节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20第三节治疗技术/23第四节临床应用/26第三章低频电疗法/32第一节概述/32第二节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37第三节神经肌肉电神经刺激疗法/42第四节功能性电刺激疗法/48第五节感应电疗法/50第六节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53第七节间动电疗法/55第八节低频高压电疗法/58第四章中频电疗法/61第一节概述/61第二节等幅中频电疗法/64第三节调制中频电疗法/67第四节干扰电疗法/70第五节音乐电疗法/75第五章高频电疗法/79第一节概述/79第二节短波疗法/84第三节超短波疗法/88第四节微波疗法/92第六章光疗法/97第一节概述/97第二节红外线疗法/100第三节紫外线疗法/103第四节可见光疗法/110第五节激光疗法/113第七章超声波疗法/119第一节概述/119第二节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122第三节治疗技术/125第四节临床应用/130第八章磁疗法/133第一节概述/133第二节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135第三节治疗技术/137第四节临床应用/141第九章传导热疗法/144第一节概述/144第二节石蜡疗法/146第三节湿热袋敷疗法/151第四节蒸汽疗法/153第五节泥疗法/155第十章冷疗法与冷冻疗法/159第一节冷疗法/159第二节冷冻疗法/164第十一章水疗法/170第一节概述/170第二节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172第三节治疗技术/173第四节临床应用/176第十二章压力疗法/180第一节概述/180第二节正压疗法/181第三节负压疗法/186第四节正负压疗法/188第五节体外反搏疗法/190第十三章生物反馈疗法/193第一节概述/193第二节治疗技术/195第三节临床应用/203第十四章冲击波疗法/205第一节概述/205第二节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209第三节治疗技术/212第四节临床应用/218参考文献/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