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裁判文书是司法正义*直接的体现,在已被法律人深刻思考下形成的传统部门法领域,事实与法条间的涵摄关系较为成熟,以立法或者司法解释的方式形成了体现法律权威性的规范基础。这种成熟离不开当大量事实与规范相对不一致案件的充分思考,也离不开事实推定这一司法认知方法的应用。事实推定过程与法官的经验性知识密不可分,因为经验性知识通过对基础事实相联系并构成推定事实,对判决结论的影响巨大。总而言之,一个科学的经验性知识来源有助于实现更为妥当的事实推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矿业产品的提供,矿业行业作为高危行业,其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往往引起全国关注,因此我国专门建立矿山安监局予以监督,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秩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矿产行业的生产运营与安全生产之间应当是一个协调关系,一方面安全生产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维护,另一方面通过安全生产秩序的保障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然而,现实中利益平衡并不容易达成,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生产经营关系紧张,在经济爬坡过坎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我国安全生产法律规范起步较晚,很多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在实践中仍存在难点、痛点,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纠纷,对行业发展有着严重影响。基于上述认识,本书的编写团队依托大数据检索平台收集到海量类案,在其中精选经典案例,在深刻挖掘裁判要旨的基础上深刻把握裁判思维,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共分析、提炼类案裁判规则17条。该17条规则主要分为:矿业安全生产责任的认定及其责任承担;矿山安全生产刑事犯罪竞合之辨析;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以及矿山压覆、尾矿库治理等专项主题。每条规则下均附有该规则的类案检索大数据报告,确保项下案例与规则具有高度契合性,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吻合。尤其从全国法院的生效案例中精选出代表性案例,并对这类案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对比与甄别,归纳总结争议焦点,进而从中提炼出准确、权威和可适用的裁判规则。编写团队通过对个案的研究、分析,向读者展示了裁判者的思路、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以及规则的法理依据,并进一步阐明了规则适用的具体情形和审理类似案件的审理要点,以期反哺司法实务。*后,在辅助信息中附注了与裁判规则相关的法律条文,方便读者查阅。后记矿山安全是矿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本书尝试通过总结矿山安全司法实践中的事实推定基础,充分回应社会关切和现实热点。本书主编卜素系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文法学院法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安全生产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安全生产法、应急管理法等方面。主要著作有 《欧洲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研究以 <欧洲人权公约>为核心的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专家解读》,以及中国法院类案检索与裁判规则专项研究系列丛书中 《工商登记案件裁判规则 (一)》《网约车纠纷案件裁判规则 (一)》《环境资源纠纷案件裁判规则 (一)》等分册。主持项目 山西焦煤集团合同管理信息化平台获2019中国能源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奖;2021年获得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在《理论探索》《政法论从》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编写组的其他成员均具备专业研究的实践经验,并以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参与编写工作,保障了本书的编写质量。本书的编撰历时一年,在选题、撰写、修改的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韩德强老师多次与编写组全体成员座谈商讨,明确编写原则和定位,并且对每个裁判规则的筛选审定、格式内容编排、类案检索报告的全面性与权威性等内容进行梳理和修正,统一了编写思路和模式。其间编写组走访了国家能源集团、中国黄金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山东黄金集团等矿山行业标杆企业。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请教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应急管理大学等高校的部分教授、专家,还得到了原国家矿山监察局山西局、安徽局等单位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他们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多元视角和思路。*后,衷心感谢为本书编写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同仁,希望本书能够在积极保障劳动者安全利益的同时,实现矿山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实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