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设计史:一部未完成的百科全书》系统地梳理了自19世纪以来生态设计的发展脉络。书中不仅记录了建筑和设计领域与生态学、环境史、政策、治理和法律的深度交集,还深入探讨了建筑师和设计师对生态设计史相互冲突的定义与概念,以及他们在环境议题上的思想立场。通过剖析这些平行历史,书中揭示了生态设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成与演变,以及与自然、社会、文化、技术、人类和非人类主体的复杂关系。本书不仅遵循时间顺序呈现生态设计的线性发展,更通过剖析不同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历史视角。作者强调,生态设计始于将世界重新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流动系统,而非离散对象的集合。这种视角不仅涵盖了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涉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面临的挑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且深入的生态设计历史图景。
1. 跨学科视角:本书融合了生态学、建筑学、艺术、生物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构建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多维度生态设计研究框架。2. 丰富的案例与实践: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现代实践,展示了生态设计在不同领域和背景下的应用。从19世纪的自然主义到20世纪的合成自然主义,再到21世纪的黑暗自然主义,书中详细记录了生态设计在各个时期的实践案例,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启示。3. 独特的编纂形式:不仅从时间顺序上检视生态设计的历史,还从相互关联的世界观角度进行考察。其非线性的编纂形式为读者提供了多个切入点和阅读章节的路径,有助于了解生态设计的争议性叙述和所呈现出的多样面貌。书中还附有一张长图,以视觉化的方式展示了书中内容的非线性关系,增强了读者对生态设计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理解。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编纂任何类型的百科全书都是一项值得怀疑的任务。之所以说它值得怀疑,是因为将知识限定于一个全面的体系之中这一行为,意味着人类至上的观念,这种观念长期以来主宰了西方世界的传统与习惯。词语百科全书源于希腊语短语ε?λο? ε?,它的字面意思是全面的知识,词根来自ε ?λο?(意为在圆圈中)和ε?,后者意指知识、教育或学习。从原则上讲,生态学也象征着封闭、循环推理和基于所有事物相互连接的整体性。自从1866年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将生态学定义为生物体与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以来,生态学引发了关于整体主义和人类福祉的思考,一种令人安心的圆满感,自然界成为一个由圆形结构所治理的宇宙。 在百科全书的知识围合和生态学的有机循环中,*直观的例证可能就是莱昂纳多·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了,这一形象长期以来主宰了人们对美、平衡与和谐的认知。图中以肚脐为中心的标准男性躯体,暗示了一个完整且封闭的系统;该系统无须添加任何东西,甚至没有添加的可能性。根据维特鲁威的理论,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整数比例;因此,每一条线都表示一种确定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完美的平衡。在整体的现实(宇宙)中,身体呈现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我们还可以将几何学视为规范化身体的一种努力,以及一个主要的假肢,它开启了对身体的识别,将欲望引导到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所说的法则,即可识别的社会规范。围合赋予了身体一个预定的形象,这一形象保证了完整性;身体连同建筑和自然都被封闭在一个无法逃避的规范领域内。因此,对异常或偏差的渴望被框定住了。 从许多方面来看,围合是一种思想和政治建构,它将所有被认为已知的事物纳入一个可控且确定的世界观中。然而,圈并不是权力作用的一个固定形式。政治行动的真正任务是将知识、有机生命和个体身体围合形成主权实体,并将其工具化为话语模式和霸权权力结构。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任何生态设计的历史都深深根植于如果不是等同于资本主义及其恶劣的组织安排所促成的对自然的剥削和粗暴对待,以及人类认为自己在地球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的逻辑。*为重要的是,本书概述的所有历史都以某种方式反映了统治的等级模式,这些模式致力于控制知识,并将物理和物质世界塑造成本体论的和科学的世界观。长期以来,建筑师、设计师和思想家一直在支持这样一种傲慢的立场,他们认为我们(人类)是地球的看护者,而我(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实体)拥有分析世界、设定等级和构建更为规范的意识形态宇宙的崇高能力。正如矿物学家弗拉基米尔·维尔纳茨基(Vladimir Vernadsky)于20世纪20年代在巴黎索邦大学的讲座中所指出的,如果在研究一个有机体时将其看作与宇宙环境毫不相干的东西,那么它就不是作为一个自然体,而纯粹是作为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产物。 然而,生态学并非一个单一概念。正如水存在于各种物质状态中,既能赋予生命也能摧毁生命一样,生态学(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态设计)涵盖了多种碎片化的世界观及其组合。它是关于人类和非人类行为体以及它们如何与地球相遇、如何与其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如何滋养地球或被其滋养的故事云。生态学被关于世界应当是什么样子的幽灵和观念所笼罩:万物相互连通的工程幻想、循环推理,以及对自然的理想化。然而,在当今这个面临气候危机、环境不平等和毒性泛滥的世界中,这些幻想不过是一个世界崩塌的废墟,一个现在已经消失,但曾被视为完整和被环绕的世界。尽管如此,这些幽灵仍在影响当下,时而萦绕在环境政策的制定方式中,时而体现在管理我们设计和建造的官僚机制和规章中。 在本书的框架下,生态设计的历史呈现为漫长而多样的面貌,我们坦诚地以多种形式展现它,这些历史形成了一个多种叙事开放关联的矩阵。如果将生态设计视为一种创世行为,那么任何关于它的论述都必须回答世界是什么以及世界为何而存在这两个问题。根据其作者的观点,这些论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和转化。在这项对该领域形成过程的研究中,我们不仅从时间顺序上检视生态设计的历史,还从相互关联的世界观角度进行考察。每个视角都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的看法、自然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类与非人类主体占据自然世界的观念的演变。书中的图形标记为读者提供了多个切入点和阅读章节的路径,使读者既可以按时间顺序阅读,也可以通过相互关联的世界观来阅读。这种非线性的阅读模式有助于读者了解关于生态设计的争议性叙述,以及自生态学概念诞生以来其简短历史所呈现的多样面貌。在我持续尝试按时代和章节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内容无法被完全归类或纳入组织结构,尽管它们正是由这些结构产生的。这是一种解构平行历史、展示其间冲突与和谐的尝试。这些简短的章节构建了不同的阅读路径,也揭示了不可能完整地撰写出这一主题的权威历史。这本书的组织方式反映了其内容,它既不能被完美地限制在一个圆圈内,也无法从单一视角观察。从理论上讲,我们的愿景是提供一个能够容纳众多世界的世界,正如萨帕塔主义者(Zapatistas)所承诺的那样。? 因此,这本书有意被定位为一本未完成的百科全书(unfinished cyclopedia),而不是一本百科全书(encyclopedia)。从历史角度来看,cyclop?dia是encyclopedia的一个古老术语;第一部cyclop?dia由英国作家埃弗拉姆·钱伯斯(Ephraim Chambers)于1741年编纂和编辑。这个词在19世纪逐渐不再被使用,特别是由法国哲学家兼翻译家丹尼斯·狄德罗(Denis Diderot)和数学家让·达朗贝尔(Jean dAlembert)编写的18世纪法国大百科全书 7问世之后,encyclopedia这个词开始被广泛采用。 尽管术语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学说的变化,但我认为,知识的循环(cycling)过程与将其围合(encircling)的过程大不相同。循环意味着观念和实践的反馈循环,它们在不同的轨道上循环和传播,并具有明确的语义重心。它还暗示了一种探索和发现的旅程,而不是单一的批判性视角,这种旅程使得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研究对象之间的探索和交流成为可能。这种旅程既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它让我们能够深入体验并理解空间、故事和被封存的秘密。当一个章节成为这样一个循环过程的一部分时,我们无法绝对确定它是在讲述过去还是未来,因为在思想史中,话语会被再循环。出现的概念可能看起来是新的,但思想经历了从一个认识论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漫长迁移。 思想的循环还提供了一种抵抗项目的线性或因果性的手段,作为解决特定问题的应对策略;循环成为对理想化的连续性的破坏,或者对时间单向性的富有成效的干扰。正如一般系统论之父海因茨·冯·福斯特(Heinz von Foerster)所言:系统中存在一些噪声是有益的。如果一个系统固定在特定状态且不具备适应性,那么它可能完全是错误的无法调整自身到一个更合适的状态。因为重要的不仅是信息,噪声同样关键。在某一参考层面上被视为噪声的东西,在另一个层面上可能是有用的输入。这本书正是如此。其他媒介副产品的手段和媒介的过剩,导致了一种有意的失焦视角。它反映了世界的状态,就像一堆废物一样:一团从它们原本的语境和历史中移位了的思想、身体、平台和物体的凝聚物简而言之,即这个充满气候紧急情况、健康危机和社会不平等的世界。
莉迪亚·卡利波利提(Lydia Kallipoliti),建筑师、工程师及学者,其研究聚焦于建筑、技术与环境政治的交叉领域,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生院(GSAPP)高级建筑设计硕士项目主任及副教授。卡利波利提著有《封闭世界的建筑,或,排泄物的力量》,以及《生态设计史:一部未完成的百科全书》,并担任2010年《建筑设计》杂志生态重启(EcoRedux)特辑主编。其作品曾获多项殊荣,并在多个国际平台广泛发表与展出。她创办了ANACycle研究智库,该机构被Build建筑奖、教育设计奖及《建筑师报》等评为可持续设计领域的领先创新机构。卡利波利提曾与阿雷蒂·马尔科波卢(Areti Markopoulou)共同担任2022年塔林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主题为可食用或新陈代谢的建筑。她持有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建筑与工程学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硕士学位,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前言致谢引言第Ⅰ章?自然主义(约1866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寻找根源 导论 ⅰ. 分类学家 ⅱ. 进化论者 ⅲ. 沉浸主义者 ⅳ. 生物功能主义者 ⅴ. 家庭经济学家 ⅵ. 适应主义者第Ⅱ章?合成自然主义(约1966年至2000年):寻找系统 导论 ⅰ. 世界规划师 ⅱ. 局外人 ⅲ. 垃圾建筑师 ⅳ. 自治主义者 ⅴ. 气候学家 ⅵ. 城市活动家第Ⅲ章?黑暗自然主义(约2000年至今):寻找数据 导论 ⅰ. 次自然主义者 ⅱ. 星球主义者 ⅲ. 非人类 ⅳ. 有韧性者 ⅴ. 土地叙述者 ⅵ. 活体制造者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