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论
定 价:49.8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土建类专业新形态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内容,展现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现状、成就和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注重反映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历史与发展贯穿教材内容始终。全书共分11章,分别为绪论、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土木工程新技术及节能减排,尽可能从学科导论的视角反映土木工程的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以及技术、经济和艺术的统一性。书中还展示了国内外*新的土木工程技术成果及代表性工程案例,并增加了课程思政元素及一些立体化数字资源,帮助读者延伸阅读。
在双碳目标和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下,土木工程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2025年全新升级的《土木工程概论》正式出版!本书深度融合智能建造、绿色建筑、低碳技术等前沿内容,以更系统的知识框架、更丰富的工程案例、更实用的教学配套,助力高校教师培养面向未来的土木工程人才。本书作为高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入门教材,旨在为本科生提供全面的学科概览。其内容紧跟土木工程学科发展,融合了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如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前沿方向。同时,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符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指南》(2023年编制)的培养要求。具体来说,本书具有以下特色:1 .权威性:由资深土木工程教育专家编写,内容符合*高等高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新要求。 2.系统性:从学科和行业的历史与发展,到材料、结构、各类工程及防灾减灾和,再到土木工程新技术及节能减排,全面覆盖土木工程核心领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3.前瞻性:新增数智赋能新技术先进建造技术等章节,契合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本书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新生:快速建立专业认知,明确学习方向。 相关专业学生(如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拓展知识面,了解交叉领域。 行业新人:作为入门参考,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点。
前言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综合概括土木工程领域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引导启发性课程,主要针对土木工程专业一年级新生开设,以介绍土木工程专业各个学科分支的知识为主,使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够大致了解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土木工程的主要设计理念、施工方法,以及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在研究国内外土木工程概论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国内外*新的土木工程技术成果及代表性工程的相关资料,力求内容新颖全面,语言浅显易懂,数据准确可靠。本书涵盖土木工程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具有国际化视野,主要特点如下。(1)在教材内容选择方面,本书针对目前国内土木工程的主要方向,即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及地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传统领域以及智能建造、BIM技术、绿色建筑等新兴产业展开,以介绍*新、*高端、*先进的工程技术为主。同时,本书从增加学生兴趣和自豪感的角度出发,重点介绍土木工程尖端成就,是对国内土木工程概论相关教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2)在写作风格方面,本书面向缺乏专业基础知识的一年级新生,内容以科普为主,语言浅显易懂,注重科学性、趣味性,以概括性或概念性的描述为主,图文并茂,力求让新生能够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3)土木工程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学科,因此本书在每个专业方向的介绍中,首先回顾了专业发展的历史,然后重点介绍了目前*新技术的特点,*后对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这样的内容安排能够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来处和去处,帮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发展脉络和历史定位,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全生命周期的理解。本书由湖北工业大学肖衡林教授组织编写,具体分工如下:绪论、铁路工程、桥梁工程由刘耀东编写,土木工程材料由李丽华编写,建筑工程由陶高梁编写,道路工程由马强、习磊编写,机场工程由李文涛编写,地下工程由陈智编写,水利工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由黄达、顾东明、宋兆萍编写,土木工程新技术及节能减排由吕小彪、刘永莉、雷蕾编写,*后全书由肖衡林、杨智勇统稿,马强、陈智、顾东明审稿。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热诚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院长,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与岩石工程智能监测分会常务理事、国际大口径工程井(桩)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委员等学术兼职。主要从事边坡稳定与生态修复、路桥融雪化冰、地热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研究。
第1章绪论(1)1.1土木工程定义(1)1.2土木工程课程体系(1)1.3土木工程学习方法(2)1.4土木工程发展史(3)1.5土木工程发展展望(6)1.6土木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7)第2章土木工程材料(9)2.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9)2.2建筑材料工程特征(9)2.3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11)2.4水泥(12)2.5混凝土(15)2.6建筑钢材(20)2.7沥青、木材(21)2.8土木工程新材料(23)第3章建筑工程(28)3.1概述(28)3.2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34)3.3建筑结构类型(39)3.4建筑结构施工方法(44)第4章道路工程(54)4.1概述(54)4.2道路的分类与结构(56)4.3道路的设计、施工与养护(60)4.4道路工程的发展趋势(66)第5章铁路工程(69)5.1概述(69)5.2铁路发展概况(70)5.3高速铁路与重载铁路(71)5.4铁路线路设计(72)5.5线面和纵断面设计(73)5.6铁路轨道和路基结构(75)5.7铁路建设施工(76)5.8铁路运营和管理(77)第6章桥梁工程(79)6.1桥梁基本概念(79)6.2桥梁设计与施工(85)6.3桥梁未来发展(90)第7章机场工程(91)7.1概述(91)7.2机场分类及规划(95)7.3航站区与航站楼的规划与设计(99)7.4机场排水与道面设计(101)7.5机场维护区及环境(104)第8章地下工程(107)8.1概述(107)8.2主要地下工程(108)8.3地下工程规划(116)8.4地下工程设计(118)8.5地下工程施工(123)第9章水利工程(128)9.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述(128)9.2水利工程的建设成就与分类、特点、等级(129)9.3水利枢纽(131)9.4常见的水工建筑物(132)9.5水利工程施工要素与安全监测(140)第10章土木工程防灾减灾(149)10.1灾害的概念与常见的土木工程灾害(149)10.2土木工程的防灾减灾(151)10.3中国地质灾害概况与土木工程结构灾后检测鉴定及加固(153)第11章土木工程新技术及节能减排(155)11.1数智赋能新技术(155)11.2先进建造新技术(160)11.3建筑节能与碳排放(173)参考文献(180)部分图片来源(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