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结合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由福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考试成绩是中职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机械基础》考试科目的内容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包括机械基础概论、工程力学、常用机构、常用传动装置、连接和支承零部件及机械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和机械制造基础等。本练习册主要依据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机械基础》科目考试说明中的参考题型,就我们编写的《机械基础》(上册)机械制图的内容专门配套编写的习题。
本书内容主要按照《机械基础》学业考试大纲进行编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涵盖了电类各专业《机械基础》基础课内容中的练习题及答案。目前福建省内没有与《机械基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相对应的教材,本教材填补了这个空白,其中每章后面编制了大量的考纲要求的题型习题,提供给教师教学布置和学生的课后练习,教师和学生应该能主动选择和使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考前训练,因此 教材使用人数较多。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机械基础》科目考试的考试形式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期间不能使用计算器。考试题型: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计算题、作图题,也可以采用其他符合学科性质和考试要求的题型。考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分值占比如下,各部分分值占比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1) 机械制图55分,包括:制图的基本规定及技能5分,投影基础15分,图样的基本表示法10分,常用件和标准件的画法10分,零件图10分,装配图5分。(2) 机械设计基础75分。(3)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20分,包括:工程材料10分,机械制造基础10分。我们将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机械基础》科目考试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即上册和下册。上册的内容为机械制图,下册的内容包括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配套的练习册也分为上、下两册,配套练习下册主要为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的习题。依据《机械基础》科目考试说明中的参考题型,为我们编写的《机械基础》(上册)编制了1200多道习题,包括单项选择题250多题、判断题760多题、计算题和作图题240多题。题量之所以大,是因为我们将全书内容出了一遍选择题,接着将全书内容出了一遍判断题,又将全书内容出了一遍计算题和作图题,做完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和作图题,相当于复习了3遍考试内容,是对全书复习效果的检验,也是为升学提高成绩的有力保障。二、 关于考试参考题型答题技巧针对常见的题型提供以下解题技巧。1. 选择题、判断题(1) 吃透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投影规律,各种视图、断面图、标准件的画法规定,尺寸标注规则等基本知识。(2) 识别关键特征:题目常考查易错点,例如,相贯线、截交线的画法;剖视图中哪些线要画/不画;螺纹的牙顶线/牙底线、终止线、倒角圆的画法;断面图在剖切面延长线上时的省略标注规则;尺寸标注的完整性和规范性。(3) 排除法:对于不确定的选项,找出明显违反规则或与图形不符的选项进行排除。(4) 图形分析法:仔细审视图形的细节,特别是线条的虚实、粗细、连接关系,与选项进行对比。2. 补线题(补画视图中的缺线)(1) 空间想象:想象物体的三维形状是*基础也*重要的能力。(2) 三视图对照分析:严格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在三个视图之间反复对照。长对正:主视图与俯视图在长度方向上对齐。高平齐:主视图与左视图在高度方向上对齐。宽相等:俯视图与左视图在宽度方向上相等。(3) 分析形体:将复杂形体分解为基本几何体或简单组合,分别分析它们的投影及交线。(4) 找关键点:找出形体上特殊点在三个视图中的投影位置。(5) 分析线面关系。面形分析:视图中的一个封闭线框通常代表物体上一个表面的投影。分析这个面在另外两个视图中的投影。线型分析:分析视图中每条线代表的意义。特别注意虚线的位置。(6) 由已知推未知:利用已知视图中的完整部分,推断缺失部分应有的投影。(7) 检查:补线后,再次用三等关系检查补画的线是否正确,并检查是否有线型错误。机械基础练习册(上册)前言3. 补视图题(1) 原理同补线题:上述补线题的所有技巧都适用,只是目标变成补画整个视图。(2) 先定大轮廓:根据已知的两个视图,确定物体总的长、宽、高,画出外轮廓线。(3) 形体分解与组合:将物体分解成若干基本形体,根据它们在已知视图中的投影,确定它们在第三视图中的位置和形状。(4) 逐步深入:从外向内,由大到小,先画出主要结构,再画细节。(5) 重点处理交线:特别注意形体之间相交产生的相贯线或截交线在第三视图中的画法。(6) 虚线处理:在第三视图中,凡是被前面结构挡住的部分,要正确画出虚线。(7) 严格遵循三等:每画一部分,都要用三等关系与已知视图反复核对。(8) 检查完整性:检查补画的视图是否完整表达了物体的形状,是否有遗漏的结构或线条。4. 剖视图/断面图题(1) 理解剖视目的:剖视是为了表达内部结构。明确剖切面的位置。(2) 区分剖视与断面。剖视图: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要画剖切面后的所有可见轮廓线。断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只画切断面的形状。(3) 剖面线。同一物体的所有剖视图和断面图中,剖面线的方向、间隔必须一致。金属材料剖面线为45细实线。相邻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或间隔不同。(4) 特殊结构处理。肋板、轮辐、薄壁:纵向剖切时,这些结构按不剖绘制。均匀分布的肋、孔:剖切面沿不通过它们的中心线剖切时,可以按对称形式画出。(5) 标注:注意剖视图和断面图的标注规则。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无其他图形隔开且剖切面为对称平面时,可省略标注。(6) 检查:检查是否多画了剖切面前的线,是否漏画了剖切面后的可见轮廓线,剖面线是否正确,标注是否完整清晰。5. 尺寸标注题或改错(1) 尺寸基准:确定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2) 尺寸分类标注。定形尺寸:确定各基本形体形状大小的尺寸。定位尺寸:确定各基本形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总体尺寸:物体的总长、总宽、总高。注意:当物体的端部是回转面时,该方向的总体尺寸通常不直接注出。(3) 清晰布置。避免封闭尺寸链:尺寸链中选一个不重要的尺寸不标注,避免加工误差累积。相关尺寸集中标注:同一结构的尺寸尽量集中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清晰的视图上。尺寸排列整齐: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避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轮廓线相交。同方向的尺寸线尽量对齐。(4) 常见结构标注。孔:标注数量直径(如410)及其定位尺寸。沉孔/锪平孔:标注沉孔直径深度(如124)或锪平直径(如12)。螺纹:标注螺纹代号(如M10-6g)和长度(如M1030)。倒角/圆角:标注C(如C2表示245倒角)或R(如R5)。键槽:标注宽度、深度(或定位尺寸)及长度。6. 读装配图题(回答结构、工作原理、拆画零件图等)(1) 概括了解。看标题栏、明细栏、技术说明。浏览所有视图,了解视图数量、种类,弄清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大致了解装配体的功能、工作原理、有多少种零件。(2) 深入分析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分析传动路线:找出动力输入、输出部分,分析运动如何传递。分析装配干线:沿主要装配轴线分析各零件的装配顺序、连接方式和配合关系。分析连接与固定:分析零件之间如何定位、固定。分析密封、润滑、调整结构。(3) 分析零件结构形状。分离零件:利用零件序号、剖面线方向/间隔、视图间的投影关系、规定画法等,在各个视图中找出同一零件的投影轮廓。构形分析:想象该零件的空间形状。对于复杂零件,可能需要结合多个视图和相邻零件的关系来推断其形状。(4) 拆画零件图。从装配图中分离出该零件的所有投影。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表达需要,选择适当的视图、剖视、断面等表达方案。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尺寸。标注技术要求,这些信息常来源于装配图的技术要求、明细栏的材料以及该零件在装配体中的功能。(5) 回答问题:根据题目要求,结合上述分析,准确回答关于工作原理、装配关系、零件结构、拆装顺序等问题。本书在习题详细编制过程的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师生指正。
福州市政协委员;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技术专家;国家汽车维修行业技能竞赛裁判;国家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专家裁判;福建省汽车专业学科带头人。2004.1独立主编*推荐教材<<汽车电工>>。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0独立主编材<<汽车拆装与维护>>(上、下),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7 独立主编汽车类示范专业规划教材<<电控发动机维修>>,人民邮电出版社
目录练习1机械制图(1)练习11制图的基本规定及技能(1)一、 单项选择题(1)二、 判断题(7)练习12投影基础(30)一、 单项选择题(30)二、 判断题(39)三、 作图题(49)练习13图样的基本表示法(105)一、 单项选择题(105)二、 判断题(108)三、 作图题(119)练习14常用件和标准件的画法(146)一、 单项选择题(146)二、 判断题(149)四、 作图题(156)练习15零件图(167)一、 单项选择题(167)二、 判断题(172)四、 作图题(179)练习16装配图(195)一、 单项选择题(195)二、 判断题(198)三、 作图题(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