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基于对湖北省数百名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数据(20232024年),系统探讨就业影响因素与对策,构建了高质量充分就业评价体系,内容涵盖微观就业质量与宏观社会效益,从多维度提出了对策。研究旨在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人才与产业适配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著不仅构建理论框架,更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展现了理论的实践应用。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24年11月召开的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消息,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而同期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明显滞后,导致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书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就业预期与专岗匹配程度;二是新时代就业形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三是个人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四是高校教育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五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就业的影响;六是人工智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本书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主题,基于对湖北省内418名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展开研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进行。访谈对象涵盖专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专业与岗位的匹配程度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新时代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仍较为传统,存在求稳心态,导致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增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软技能、学习能力等个人能力对其就业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和科研类型的完善对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显著,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就业质量。高校教育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教学质量与师资力量、就业指导与服务等方面的优化都能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人工智能更是不断融入企业运作流程和岗位工作内容,产生了就业替代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目标,本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探讨了其内涵,并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为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对策,包括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引导就业观念转型升级、制订专业技能提升计划等,并注重对策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曾荣获了包括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和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二等奖在内的多个奖项。作者的学术研究聚焦于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主持了多个省级和省部级项目,其中包括: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规划课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对策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校企深度融合对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高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第三期供需对接育人项目(定向人才培养)。在学术方面,撰写了多篇论文,发表在《成才之路》、《农村经济与科技》、《科教导刊》、《中国管理信息化》等期刊上。
第一章绪论001第一节研究背景001第二节研究框架002第三节研究目的与意义005第四节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006第五节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007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013第一节理论基础013第二节文献综述019第三章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029第一节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的统计描述029第二节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特征分析032第三节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分析034第四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总结041第五节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043第四章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与专岗匹配程度分析053第一节就业预期概述053第二节专岗匹配程度057第三节就业预期与专岗匹配程度的关系060第四节如何提高专岗匹配程度062第五节挑战与解决方案:应对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与提升专岗匹配程度065第五章新时代就业形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分析068第一节新时代就业形势分析068第二节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分析074第三节新时代就业形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互动关系分析089第四节家庭因素对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092第五节结论与建议094新时代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对策研究目录第六章个人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097第一节个人能力对就业的影响力的调研数据分析097第二节专业技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099第三节软技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01第四节学习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03第五节创新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04第六节时间管理与自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05第七节领导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06第八节心理素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07第九节职业素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08第十节信息技术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10第十一节家庭因素对个人能力的影响111第七章高校教育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14第一节高校教育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的调研数据分析114第二节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18第三节教学质量与师资力量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20第四节就业指导与服务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24第五节学校声誉与校友网络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27第六节外部环境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29第八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就业的影响131第一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131第二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就业的影响163第三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向与对策166第九章人工智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174第一节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双重效应: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分析174第二节人工智能对就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176第三节人工智能赋能的就业市场特征与职业结构转型180第四节人工智能时代的多维应对策略:教育、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协同机制182第十章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评价指标184第一节高质量充分就业评价体系构建与组合赋权185第二节高校专业发展指数188第十一章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理论构建与策略198第一节就业影响因素的多元理论框架198第二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系统构建与优化策略199第十二章多元协同视角下的就业生态系统构建202第一节政策协同视角下的就业生态系统分析203第二节教育与培训协同视角下的就业生态系统分析204第三节产业协同视角下的就业生态系统分析205第四节企业协同视角下的就业生态系统分析207第五节区域协同视角下的就业生态系统分析209第六节社会协同视角下的就业生态系统分析210第七节技术协同视角下的就业生态系统分析212第八节环境协同视角下的就业生态系统分析213第九节法律与制度协同视角下的就业生态系统分析214第十三章研究结论、局限与未来展望217第一节研究结论217第二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对策研究220第三节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222参考文献225附录232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问卷调查表232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调查问卷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