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船舶维修保障工程特点,一是介绍了船舶维修保障基本概念、方法、任务和发展趋势,以及维修保障系统组成与特点、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理论;二是介绍了船舶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测试性设计等基础理论,包括概念、定性定量要求、建模、分配、预计、试验与评估等,提供了大量设计实例;三是介绍了FMECA、RCMA等各类保障性分析程序和步骤,重点阐述了船舶综合保障方案核心内容的编制原则、要素组成和要求,以及维修器材保障特点与保障指标、筹措标准等;四是从维修保障工程实践的角度介绍了船舶维修保障组织管理、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的概念、工作内容及实施流程等;五是从数智化维修保障发展的层面,介绍了国内外船舶数智化维修保障相关概念、现状及发展需求,并阐述了典型船舶数智化维修保障内涵、模式与发展趋势。本书几乎涵盖了船舶全系统全寿命维修保障所有知识内容,系统性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对船舶维修保障低成本、可持续、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能够作为相关船舶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教学和业务用书。
本书聚焦船舶维修保障工程,系统涵盖五大核心内容:基础概念与管理理论、可靠性等基础理论及实例、保障性分析程序与方案编制、实践层面的组织与技术管理,以及数智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内容全面且贴合实际,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教学与业务指导,助力行业高效发展。
前言船舶维修保障工程是装备维修的系统工程,是研究船舶维修保障系统的建立及其运行规律的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功能、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涉及相关设计特性、使用要求,以及如何建立、完善维修保障系统,并及时、有效、经济地实施维修保障。船舶维修保障在提高在航率和装备完好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船舶始终保持先进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船舶维修保障系统具有整体性、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其维修保障具有维修设备数量多、规模大、投资高,维修的综合性强、复杂性高,维修活动既有规律性又有特殊性等特点。船舶维修保障必须贯彻装备维修保障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理论,既要深入开展船舶装备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分析,使装备高可靠、易维修、好保障,又要做好维修器材保障、综合保障方案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维修保障组织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体系,还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运用数智化技术提升船舶维修保障效能。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熟练掌握船舶维修保障的理论、方法、机制和技术是本书编写过程中关心的重要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出版了众多装备维修相关的书籍,但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本书特点如下:首先,本书以船舶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船舶维修保障工程的概念、方法、理论与技术进行介绍;其次,本书突出了船舶维修保障特点,界定了与其他装备的区别,例如维修保障体系构建、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设计重点、综合保障方案,以及维修保障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数智化维修保障发展趋势等,均主要围绕船舶装备特点和要求进行阐述;*后,本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用性、新颖性和岗位指向性,总结了作者近年来有关船舶维修保障的*新研究及应用成果,几乎涵盖了船舶全系统全寿命维修保障大部分内容,贴合行业现状与特点,对于科学构建低成本可持续船舶维修保障系统、高质量高效益组织实施船舶维修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按照夯实基础、强调方法、重视应用的思路,介绍船舶维修保障理论与技术方法及其应用,全书共分9章。第1章主要介绍船舶维修保障基本概念、方法、任务和发展趋势,以及维修保障系统组成与特点、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理论;第2、3、4章主要介绍船舶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测试性设计等基础理论,包括概念、定性定量要求、建模、分配、预计、试验与评估等,提供了大量设计实例;第5、6、7章主要介绍保障性分析,维修器材保障的工作内容、特点与保障指标,以及综合保障方案的编制内容与要求等;第8章主要从维修保障工程的实践角度介绍船舶维修保障组织管理、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的概念、工作内容及实施流程等;第9章主要介绍船舶数智化维修保障概念、保障现状、保障模式。本书是在总结作者多年船舶维修保障工程实践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可作为工科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船舶相关专业维修保障人员的参考书。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许多专家对本书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深表感谢。由于作者经验及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作者2025年4月
第1章绪论(1)1.1维修与船舶维修(1)1.2船舶维修系统(8)1.3船舶维修保障工程(19)1.4装备维修保障工程发展趋势(27)第2章可靠性工程(30)2.1可靠性基本概念(30)2.2故障规律与寿命分布(37)2.3系统可靠性模型与特性(49)2.4可靠性要求论证(61)2.5可靠性指标分配与预计(72)2.6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度分析(81)2.7可靠性试验(89)2.8可靠性评估(107)第3章维修性工程(122)3.1维修性基本概念(122)3.2维修性建模、分配与预计(133)3.3维修性试验与评估(146)第4章测试性设计(151)4.1测试性基本概念(151)4.2测试性分配与预计(157)4.3测试诊断方案设计(161)第5章保障性分析(169)5.1保障性分析基本概念(169)5.2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175)5.3修理级别分析(188)5.4使用和维修工作分析(195)第6章维修器材保障(206)6.1维修器材基本概念(206)6.2维修器材保障指标(207)6.3维修器材筹措标准(212)6.4智能船舶维修器材保障(214)第7章综合保障方案(220)7.1综合保障方案基本概念(220)7.2使用保障方案(221)7.3维修保障方案(223)7.4保障资源方案(224)第8章维修保障管理(228)8.1维修保障组织管理(228)8.2维修保障质量管理(231)8.3维修保障技术管理(241)第9章数智化维修保障(246)9.1船舶数智化维修保障概念(246)9.2数智化装备保障现状(249)9.3智能船舶维修保障模式(255)参考文献(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