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呼应新时代新高职新教材的要求,探索高职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通的新路径,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宗旨,以写作教学改革为抓手,搭建通专融合平台,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和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应用写作规范,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知识、技能,提高应用写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升学生基于写作的思维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促进写作类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助力法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本教材以项目为编撰体例,每个项目按项目规划与项目实施进行全流程设计。项目规划从项目目标、主题、环境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项目实施包括情境任务、写作素材、写作知识、写作例讲、写作训练等模块。本教材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基于实际需求编排内容,涵盖常见的文种和实际场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写作思维能力。
本教材基于构建一中心、二导向、三层类、四协同的写作教学模式,创新写作教学与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一中心指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二导向指职业导向和全人导向,三层类指低阶、中阶、高阶三层级和普通写作、应用写作、创意写作三类别,四协同指师生协同、生生协同、人机协同、内外协同。编写突出以下特点:1.实用性。教材编写要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和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解决实际问题。2.针对性。针对职业教育特点和法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行编撰。3.创新性。教材结合*新的科技发展和写作学科发展趋势,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时代写作新需求。4.实践性。强调通过项目化的写作实践和实际的案例分析来提升写作思维与能力,通过项目化写作任务提升团队合作、项目规划与执行等能力。
在信息爆炸、技术日新的今天,写作作为沟通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记录历史的重要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内涵与外延正在被重新定义。新写作时代,正阔步向我们走来。这个时代,写作载体变得多样化,从传统的纸张到电脑屏幕、移动终端,再到虚拟现实空间,写作不再局限于物理形态,而是跨越时空,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创作与分享。这个时代,写作内容变得多元化,从应用写作角度看,除了党政文书、事务文书等传统应用文书,和法律文书、经济文书、科技文书等专业应用文书,还包括网络文学、博客、微博、短视频脚本、AI提示词等新兴写作文体,这些写作的文本属性淡化,但应用性和传播性却在增强。这个时代,写作主体日趋大众化,写作不再是作家或文人的专属,每一个拥有智能终端的普通人,都能成为内容创造者和传播者。这个时代,写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AI写作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字的泛滥。如何破解AI幻觉、有效利用AI技术,保持写作的人文关怀与创造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如此丰富多彩的写作环境中,写作教学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务实的理性态度,既鼓励学生积极拥抱AI新技术,又引领学生坚守写作的初心与使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注重写作技能训练,又要强化写作思维培养;既要掌握传统应用文的写作规范,又要鼓励尝试新的写作形式;既要充分利用AI技术,让写作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又要注重夯实语言文字功底,强调读写一体、坚持手写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写作》这本教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基于对新写作时代特征与挑战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现行同类教材存在不足的精准把握,着重回应如下问题。一是编写理念不够先进。一些教材未能足够体现通专融合的教育理念,学生往往难以将所学的应用写作知识与专业相结合,无法有效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写作问题;一些教材对AI写作技术的发展缺少认知,不能充分利用AI技术辅助应用写作教学。二是学科认知不够深刻。一些教材不能准确厘清应用写作与应用文写作的联系及区别,强调基于文本的写作,忽略基于应用的写作。这使得学生对应用写作的理解局限于文本格式和结构模式,未能深入理解应用写作的目的、功能和价值,难以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写作能力。三是体例不够科学、训练不够系统。一些教材采取传统章节形式,过于强调知识目标,不够注重基于工作环境的写作任务驱动与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写作任务时无从下手。四是例文选用不够典型。一些教材所选例文的素材、题材、话语系统与时代脱节,同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认知有隔膜,缺乏具备时代特质的典型性。五是职业特色不够明显。一些教材以普通高校学生为读者,专门针对职业院校编写的应用写作教材不多,而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更需要与岗位对接紧密的应用写作知识和技能。本教材注重呼应新时代新高职新教材的要求,探索高职通识课与专业课融通的新路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改革为抓手,搭建通专融合平台,通过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式训练,学中练、练中学,帮助学生理解应用写作规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写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从而提升学生基于写作的思维品质和综合素养,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并引入AI技术辅助应用写作,着力提升新时代公民数字素养,助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具体来说,本教材坚持实训导向、技能为本、创新引领的编写理念,力求为学生打造一本实用、前瞻、有针对性的应用写作指南。从内容体系来说,基于近4000名高职师生为样本的写作教学问卷分析,精选常用党政公文、事务文书、学业文书、科技文书、司法鉴定文书、法律文书、经济文书共7个项目35个文种,另有AI辅助应用写作项目1个。从编写体例来说,按项目规划与项目实施进行全流程设计,项目规划包括项目目标、项目主题、项目环境,项目实施包括情境任务、写作素材、写作知识、写作训练,这种设计为任务驱动式写作实训奠定了基础。本教材关注学生写作基础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各种应用文体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文体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指出的是,随着AI技术在写作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编写团队特别安排了AI辅助应用写作训练这一项目。这一项目的设置,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合理运用AI技术来提升写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认清AI写作的局限性,从而在实际写作中始终以批判性思维运用AI技术。本教材注重将应用写作与专业教学目标结合,以活页形式让学生各取所需。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学业文书写作外,可以主攻法律文书写作和司法鉴定文书写作项目,以便更好地掌握法律条文的应用和法律事务的处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主攻学业文书写作和科技文书写作项目,完成自身在计算机领域的职业规划、毕业设计以及产品设计方案、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训练;有考公考编需求的学生,可以主选常用党政公文写作与常用事务文书写作项目。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亲爱的读者,当翻开这本教材时,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学习之旅就从此开启。希望这本教材能为您的成长成才提供有益的帮助。
张孝友,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教师,先后在党政机关和学校工作,长期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主编参编教材8种,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续5年获奖。徐宏辉,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教师,长期从事语言类课程教学和管理工作。主编参编教材5部,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朱桂华,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教师,从事高职语文教学20年。发表文学作品百余万字,出版著作、教材多本。
项目一 常用党政公文写作训练 / 001任务一 通知写作训练 / 002任务二 通报写作训练 / 008任务三 报告写作训练 / 013任务四 请示写作训练 / 020任务五 函写作训练 / 027任务六 纪要写作训练 / 032项目二 常用事务文书写作训练 / 038任务一 计划写作训练 / 039任务二 总结写作训练 / 046任务三 讲话稿写作训练 / 054任务四 规章制度写作训练 / 061任务五 简报写作训练 / 070项目三 学业文书写作训练 / 075任务一 实习报告写作训练 / 076任务二 毕业论文写作训练 / 083任务三 毕业设计写作训练 / 092任务四 职业规划写作训练 / 100任务五 求职简历写作训练 / 108项目四 常用科技文书写作训练 / 116任务一 产品设计方案写作训练 / 117任务二 科技实验报告写作训练 / 122任务三 产品说明书写作训练 / 127项目五 常用司法鉴定文书写作训练 / 133任务一 司法鉴定委托书写作训练 / 134任务二 司法鉴定意见书写作训练 / 143任务三 延长鉴定时限告知书写作训练 / 162任务四 终止鉴定告知书写作训练 / 166任务五 司法鉴定内部复核意见书写作训练 / 171任务六 司法鉴定意见补正书写作训练 / 177任务七 司法鉴定告知书写作训练 / 182项目六 常用法律文书写作训练 / 189任务一 民事起诉状写作训练 / 190任务二 民事上诉状写作训练 / 200任务三 民事再审申请书写作训练 / 208任务四 民事答辩状写作训练 / 218项目七 常用经济文书写作训练 / 226任务一 合同/协议写作训练 / 227任务二 广告文案写作训练 / 233任务三 市场调查报告写作训练 / 242任务四 商务信函写作训练 / 248任务五 招标书投标书写作训练 / 251项目八 AI辅助应用写作训练 / 258任务一 AI辅助应用写作初始需求的提出 / 259任务二 AI辅助应用写作与实际工作的耦合 / 272任务三 AI辅助应用写作作品的深度优化 / 285参考文献 / 300后记 /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