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等职业学校十五五规划临床医学专业新形态教材。本书共十章,包括绪论、心理学基础、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心理应激、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维护、心身疾病、心理评估、心理干预、患者心理与医患沟通。内容突出学科交叉性,以案例为导向,整合心理学理论与医学实践,促进知识迁移。本书可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护理等专业使用。
1.权威指导,多元合作 2.紧跟教改,思政融合 3.理念创新,纸数一体 4.形式创新,丰富多样
前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医学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背景下,医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其心理健康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将仁心仁术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始终,以更好地适应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提升医学人才质量和人口健康素质。为全面贯彻落实我国医学职业教育改革新要求、新任务,体现医学职业教育鲜明的医药行业特色和培育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特点,优化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精心筹划下,组织编写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十五五规划临床医学专业新形态教材。《医学心理学》作为本系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推动医学教育与心理学深度融合,培养具有整体健康观念的新时期复合型医学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教材由来自全国近10所医药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和临床一线相关领域专家共同编写完成。编写过程中,紧密结合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凸显医学职业教育和专业特色,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形成以临床实践为依托,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素养为核心,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的内容体系教材设计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强化课程思政元素,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紧扣*新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扩展。本教材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以及相关医学类专业学生,也可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继续教育和丰富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用书。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①突出思政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多种途径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视课程思政与医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突出系统性。构建从基础知识到与临床结合再到临床运用与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医学心理学知识体系,避免章节间内容重复,并增加心理障碍和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维护相关内容,强化心理健康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需求。③突出逻辑性。每章以学习目标为引导,以极具针对性的导入案例和思考问题为切入点,以章节内容为主体,以知识链接为补充,以本章小结为归纳,以思维导图为框架,以书籍推荐为拓展,以执考大纲为指导,以实训项目为强化,以能力检测和案例分析为应用,设计了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的体例形式,构建了每章学习闭环,增加教材的生动性、可读性和启发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主动学习、临床思维和团队精神。④突出执考。对接新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知识及能力层次为线索进行编写,并在每章增加直通执考板块,提高学生的执业考试通过率。⑤突出融合创新。顺应新形态教材建设趋势,将新技术融入教材建设,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增强教材的适用性,满足医学职业教育教学需求。在编写内容上,采用三大板块知识能力递进的方式精心组织。其中,第一章至第二章为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板块,走进医学心理学,解释心理现象,揭秘正常人的心理构成;第三章至第七章为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板块,认识和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树立整体医学观和正确的健康观;第八章至第十章为心理技能在临床中的应用板块,做好心理评估,把握患者心理,实施心理干预,强化将医学心理学知识、理论与技能应用于临床工作的实践能力。在编写任务分工上,第一章由李明芳编写,第二章由洪升伟和杨玉娟编写,第三章由钟兴泉编写,第四章由魏星和何琰泽编写,第五章由魏吉槐编写,第六章由杨林编写,第七章由刘洪凤编写,第八章由杨玉娟和杨阳编写,第九章由黄辛和杨阳编写,第十章由何玲丽和何琰泽编写。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但本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恳请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后,衷心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精心筹划和大力支持,感谢所有参与教材编写和审稿的专家学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编者
李明芳,女,副教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学教研室主任,资深教学骨干,教龄近30年,教学经验丰富,曾主编和副主编多本教材。
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述/2第二节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心理学/4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8第四节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0第二章心理学基础/20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21第二节心理过程/23第三节人格/37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44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44第二节心理健康概述/50第三节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卫生/52第四章心理障碍/60第一节心理障碍概述/61第二节常见心理障碍/65第五章心理应激/78第一节心理应激概述/78第二节心理应激过程/82第三节心理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88第六章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维护/94第一节医务工作者的应激/94第二节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99第三节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维护/103第七章心身疾病/109第一节心身疾病概述/110第二节临床常见心身疾病/114第八章心理评估/123第一节心理评估概述/124第二节临床心理评估基本方法/125第三节临床常用心理测验与评定量表/131第九章心理干预/142第一节心理干预概述/143第二节心理干预的实施/146第三节心理干预主要方法及临床应用/150第十章患者心理与医患沟通/168第一节患者心理/168第二节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干预/172第三节特殊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干预/175第四节医患沟通/181附录/187附录一情商量表/187附录二气质量表/189附录三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191附录四焦虑自评量表(SAS)/195附录五抑郁自评量表(SDS)/196附录六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97附录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98附录八*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201附录九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202附录十放松训练指导语/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