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虫图鉴》
令人讨厌的 放屁虫 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宝贝吗?孩子们通过观察、拍摄、查阅图鉴,发现校园里的放屁虫有30多种,记录下它们的觅食、防御等行为,制作成了《放屁虫图鉴》,还发现了放屁虫在生态链中的重要作用。放屁虫也从 讨厌鬼 变成了大家眼中的 宝贝。
★专家创作,第一视角记录科研过程
海洋动物如何跨越数千公里准确找到回家的路?如何仅凭化石碎片还原恐龙的真实样貌?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细致完整地还原了对海洋动物行为和古生物形态等的研究过程,让孩子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从观察提问(如 黑熊如何选择冬眠洞穴?黏菌如何找食物?),实验设计(追踪器数据收集/控制变量法),数据分析(通过表格、图表分析实验结果),再到结论修正,展示完整科研流程。
★培养科学思维,启发跨学科思考
令人讨厌的 放屁虫 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宝贝吗?黏菌没有大脑,为什么能展现出智慧行为?科学家们用生动趣味的科研故事,启发孩子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观察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
书中大量实例展示了观察假设验证的科学方法,以及如何基于有限证据进行合理推断。这能帮助孩子理解科学并非绝对真理,而是不断迭代的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实证精神。
★领域专家学者创作审订,培养孩子艺术审美
作者有专业学位或是从业经历的支撑。如《海洋动物为什么转圈圈》的作者佐藤克文是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教授。《如何复原恐龙》的作者犬塚则久是古生物学家,化石骨骼复原理学博士,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专家。《黏菌的智慧》的作者中垣俊之是北海道大学电子科学研究所教授,2008年、2010年获搞笑诺贝尔奖。
铃木海花
日本摄影作家。通过照片和文章传达虫子所体现的大自然细微之美,有25年以上的虫眼看世界经验。著作有《虫眼看世界》《虫眼漫步》《教你如何找昆虫》等。2018年在博客上发表描述埼玉县饭能市大自然之美的《虫眼看一看》。
秦好史郎
1963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图画书作家、插画家。图画书作品有《摇摇晃晃独木桥》《小鸟 邮局》《小宝宝要来啦》《猫咪欧佩罗一家》《夏日的一天》《我们一起捉昆虫》《冬天里,去捉 虫》《稀里哗啦下大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