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

 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

定  价:150 元

  • 作者:[日]五味太郎、[日] 堀川理万子等著,[日] 东海林巨树等绘,彭懿 译
  • 出版时间:2025/9/1
  • ISBN:9787544891639
  • 出 版 社:接力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2开
  • 商品库位:
9
7
8
8
9
7
1
5
6
4
3
4
9

系列介绍:

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系列是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策划的一套科学绘本月刊,是有50多年历史的经典科普品牌,适合3岁以上儿童阅读。本系列旨在为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带来观察认知思考和探索的乐趣,书中注重的不是对植物、动物、科学现象进行知识的罗列,而是注重故事性。从孩子才会留意、发现的生活小问题出发,讲述科学的惊喜和奇观,让科学变成一件无比快乐和有趣的事情。

生活真好玩以生活中的小游戏为主,包括《奇妙的中心》《吹叶哨》《噼啪噼啪的野豌豆种子》《恐龙的尾巴》《用三角形建房子》《我看不见自己》6册。书中有对中心概念的探讨,有吹叶哨的趣味游戏,有对野豌豆种子传播的细微观察,有对恐龙尾巴功能的深入研究…… 都是用身边触手可得的东西来进行的生活小游戏,带领孩子们观察植物、动手建造、思考自我,回归天然的快乐。

单册介绍:

《吹叶哨》 [日]井上大成 著, [日]中田彩郁 绘

《吹叶哨》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系列中的一册。院子里传来清脆的声音,妈妈正拿着一片叶子,这是叶哨的响声。妈妈说她小时候学过吹叶哨,我也好想学。身边很多植物的叶子和茎可以制作叶哨。选一片叶子,把叶子卷成小管子的形状,太软或太长的叶子,发不出好听的声音;老叶或硬叶,容易破裂。制作好叶哨,用手指捏扁一端,试试能不能吹响。这本书介绍了如何利用身边的植物玩吹叶哨的游戏,引导孩子们动手实践,在大自然中找到乐趣。

《用三角形建房子》 [日]堀川理万子 著

《用三角形建房子》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系列中的一册,适合3-6岁孩子。取一张报纸,将它卷成圆棒状,然后用透明胶带固定。接着,将三根圆棒的末端用透明胶带连接起来,一个漂亮的三角形完成了。利用这种三角形,可以搭建出各种有趣的房子模型。将四个三角形连起来,搭建出四面体结构,这是一座金字塔形状的房子。将八个三角形组合起来,能建造出马戏团帐篷般的房子。将十个三角形组合起来,建造出胶囊形状的房子。很多个三角形连接起来,还能建造出星星形状的房子。这是一本引导孩子探索几何形状和创意建筑的手工书,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利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创造出独特的建筑模型。

《噼啪噼啪的野豌豆种子》 [日]高柳芳惠 著, [日]大桥庆子 绘

《噼啪噼啪的野豌豆种子》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系列中的一册。野豌豆是一种到处可见的杂草。六月的晴天,我们会听到草丛中传来的啪嗒声,那是野豌豆豆荚爆裂、弹射出种子的声音。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圆圆的种子掉落在地上。摘下成熟的豆荚,用手指捏住,发出啪的一声,种子一粒接一粒地弹出来。弹出来的种子,掉到土壤里。下雨天,吸足雨水的豆荚是笔直的,不管我们怎么挤压,都不会弹出种子。原来,野豌豆种子可以在晴天进行弹射传播。本书展示了野豌豆的生长和种子传播过程,激发孩子们对自然观察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恐龙的尾巴》 [日]大岛英太郎 著

《恐龙的尾巴》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系列中的一册,适合3-6岁孩子。地球上曾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恐龙,研究恐龙化石,我们可以推测出恐龙尾巴的形状和功能。梁龙的尾巴像细长的鞭子,当受到威胁时,它会挥动灵活的尾巴进行防御。棘龙的尾巴像船桨,帮助它在水中捕捉鱼儿时快速游动。头部和下颚都很发达的暴龙,依靠粗壮的尾巴来保持身体平衡。这本书通过对恐龙尾巴形状及其用途的探讨,引导孩子思考生物进化与环境适应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对古生物学的好奇心。

《奇妙的中心》 [日]池内了 著,[日]东海林巨树 绘

《奇妙的中心》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系列中的一册。蜗牛壳的螺旋线围绕着中心旋转,花朵围绕中心绽放。闹钟、汽车轮胎、风车、水车也有中心。衣架两端分别挂着一只袜子,中心在衣架的中间位置;如果挂三只袜子,中心会发生变化。球体的表面没有中心,内部却有固定的点作为中心。这本书引发孩子思考中心的概念,探索它在几何、物理、宇宙和社会群体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我看不见自己》 [日]五味太郎 著

《我看不见自己》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系列中的一册,适合3-6岁孩子。如果没有镜子或别的工具,我看不见自己的脸部和背部。作者五味太郎用小男孩想看见自己的故事,讲述孩子如何认识自我和看待他人的哲学问题,书中的思考温暖又发人深省,希望读完这本书的孩子,能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识,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为他人着想。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