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引入制度逻辑分析框架,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干部选历程,对选人用人实践问题进行多角度、动态化、互动性分析。打破了政治学领域以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分析工具为基础的人才选任研究范式及溯源分析的单主体现象,着重探讨制度逻辑分析框架中多元逻辑场域形成及不同逻辑之间的动态过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本书从制度逻辑视角,分析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国家、组织、社会等多重场域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及中间的动态关系。作者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选人用人的重要论述,从社会逻辑、市场逻辑、国家逻辑三大逻辑场域入手,厘清传统社会选官思想和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干部选任理念,聚焦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与国家治理的内在逻辑,深入探究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治理实践的逻辑溯源及其作用机制,构建新时代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制度图谱。本书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国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以正确的干部选拔任用导向引领广大干部积极投身干事创业,这是党的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制高点,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着眼于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围绕什么是好干部、如何培养造就一大批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如何精准识别、科学任用好干部,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的新理念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选人用人的重要论述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和干部队伍建设理论,为新时代管党治吏、治国理政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于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阐明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方针原则、目标导向、价值追求、重大任务、路径方法,极大丰富了党的干部工作的深刻内涵,把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本书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着眼于习近平新时代选人用人思想体系的深刻内涵,通过文献分析、逻辑推理、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全方位提炼出习近平新时代选人用人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将现行选人用人实践嵌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聚焦干部队伍选任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经由多元逻辑溯源分析,对症下药,探讨优化当前选人用人实践问题的解决措施。同时,本书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干部队伍建设、解决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精准科学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础、理论指导、方法支持、治理实践、模式参考及机制保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制度逻辑是一个分析框架。本书通过制度逻辑视角来分析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国家、组织、社会等多重场域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治理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指导。本研究主要关注五大问题:一是研究缘起。主要侧重于对国内外选人用人的学术史梳理,在国外选人用人理论工具、西方政治录用与官员选拔过程、中国国家治理与吏治以及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吏、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和成功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研究缘起、问题意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二是理论建构。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选人用人的重要论述,厘清传统社会选官思想和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干部选任理念,构建新时代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制度图谱,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选人用人思想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理论特质和价值意蕴。三是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坚持事业为上选贤任能,综合施策激发干部活力,为锻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奠定了制度基础。但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实践中,导向实践偏差、标准执行失准、程序落实走样、监督考察失真这四大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四是逻辑溯源。从社会逻辑、市场逻辑、国家逻辑三大逻辑场域模型,分析当前我国选人用人实践中的问题溯源,具体表现为社会逻辑中差序格局下的选人用人,市场逻辑中利益驱动下的选人用人,国家逻辑中精英治国制度选择下的选人用人。五是机制解析。基于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与国家治理的内在逻辑,构建政党一国家一人民的三维审视,深入探究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治理实践的逻辑溯源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深化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治理实践的完善发展,继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六是治理路径探索。从制度逻辑场域中探索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的治理路径,主要思考如何进一步厘清选人用人制度逻辑、形塑选人用人实践规则、以选人用人机制构建推动国家逻辑运行等要素驱动;探索建立四大长效机制,即在政治历练中淬炼,优化干部队伍锻造机制;突出高素质专业化导向,健全干部队伍选拔机制;突出考核评价导向,构建干部队伍监管机制;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创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机制。
本专著是在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选人用人重要论述研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深化性研究。对于所涉及问题的探讨分析,引用或参阅了中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人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研究过程中,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张云超、李林洁、石锦格、岳恒,政治与公共学院博士研究生张丰铄、硕士研究生陆俊华,以及河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倩老师、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王健平老师参与了研究成果的分析整理、研究深化和内容修订工作。但由于能力水平所限,纰漏和不妥之处难免,恳望方家不吝赐正。课题研究得到了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事务中心、郑州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考试与人才测评研究中心、河南省人才学会、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等单位的指导、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王文成,1973年生,河南内乡县人,郑州大学考试与人才测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人才学会会长。主要从事考试科学与人才资源开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中组部、国家人社部、退役军人事务部、河南省社科规划等省部级课题11项,出版专著9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获批人才资源开发方面的国家专利5项。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一章 绪论 001
一、研究背景001
二、学术史研究梳理 013
三、研究的逻辑起点 032
四、研究方法与路径选择 041
五、研究创新与价值 044
第二章 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多维度考察 048
一、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理论依据 048
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文化基因 069
三、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实践基础 086
第三章 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体系 100
一、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体系的科学内涵 100
二、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的核心要素 103
三、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的构成分析 112
四、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时代价值 143
第四章 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治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5
一、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实践偏差156
二、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执行失准162
三、选人用人科学程序落实走样168
四、选人用人监督考察工作推进失真173
第五章 逻辑溯源: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治理实践的作用机制 180
一、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与国家治理的互动逻辑 180
二、政党逻辑: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 183
三、国家逻辑: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 193
四、人民逻辑:党的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 204
第六章制度逻辑场域:新时代选人用人治理路径探索 212
一、厘清选人用人制度逻辑 213
二、形塑选人用人实践规则 219
三、以选人用人机制构建推动国家逻辑运行 229
参考文献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