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倾的是哪一个城?
TVB、跑马、武侠的商业主流文化里,香港的纯文学如何展现惊人的韧性?
当全世界的摩天楼、名牌店、酒吧氛围日益雷同,如何找到香港文学独特的魅力?
许子东教授在《小说香港》中,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文学的腹地,凭借多年对香港社会的洞察与敏锐的批评眼光,勾勒出一幅特别的香港图景。
这里的故事,浸透着此地是他乡的精神危机;这里的爱情,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此中既有坐洋监的漂泊、移民心绪,也有本地人面对香港急速变迁(社会转型、城市改造)的陌生与抗拒。许子东教授以文本细读方式,不仅评述黄碧云、李碧华、也斯、西西、董启章、刘以鬯等香港代表作家及其重要作品,更将香港文学置于与台北、上海的比较视野中,从张爱玲对香港文学的重大影响,到香港纯文学在主流俗文化的挤压下走出新的道路,穿透文学,探寻背后的历史、政治、文化脉络。这里少呐喊,多流言。这一次,在小说里找到香港。
本书作为许子东文集系列之一种全新推出,由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全书装帧,封面插画选用大师比亚兹莱精美版画烫黑,胭脂红潘通专色印刷,传递香港都市底色。
★ 多年香港观察 敏锐批评眼光,深度解剖香港文学DNA
香港文学,为何少一分浪漫,多一份深沉的迷惘?许子东教授凭借多年对香港社会的洞察,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纯文学腹地。以学者锐眼,捕获九七回归前后香港文学中的集体心绪;更以专业视角解读众多香港作家如何通过文字,记录社会剧变。从黄碧云笔下主人公离乡背井的精神危机,到董启章对香港世事变迁的喟叹,勾勒出一幅多维、立体的香港图景。
★ 在小说中,找到真实的香港
当TVB肥皂剧热播,武侠的快意恩仇填满书报摊你是否想过,香港的魂魄其实藏在纯文学里?香港小说家借电车、跑马地、盆菜和无厘头维护自身文化,在市井烟火中淬炼先锋小说,这是独属香港文学的基因;他们感慨旧街消亡、商业大厦拔地而起,抵抗全球化,努力寻找独特的地域与文化记忆。打开这本书,见证香港文学如何以扮俗智慧与越界锋芒,在历史与商业洪流中,走出自己的路。在越来越雷同的都市风景背后,找到真实的香港。
★ 这里少呐喊,多流言,爱情即战争
张爱玲对香港文学的影响,正如鲁迅之于内地文坛?许子东教授凭借多年对张爱玲的深厚研究,揭示出香港文学里深深渗透的张爱玲基因。《倾城之恋》中爱情即战争的硝烟弥散进香港故事,从黄碧云的冷冽情欲到李碧华的诡艳传奇,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挣扎、市井流言,以及从旗袍袖口花边剪出的现代主义,在香港文学的字里行间继续生长。
★ 新锐设计师汐和插画大师比亚兹莱,港风胭脂红 复古版画烫印 精装锁线
全书装帧由知名新锐设计师汐和操刀,精心选取19世纪插画大师比亚兹莱精致版画,烫哑光黑漆,复古与摩登碰撞;
封面选用雅致灰特种纸,胭脂红潘通专色印刷,传递一抹香港都市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