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中国文学系列总序
中国文学作品之中多有植物的记载或引述,例如《诗经》305 篇中,有 135 篇提及植物,共有植物 140 余类;《楚辞》中也有100 种左右的植物。其后的唐诗、宋诗、宋词、元曲、明诗、清诗等,诗人引述咏诵的植物种类愈来愈多,从《全唐诗》的 398 种,一直到《清诗汇》的 427 种,植物品种琳琅满目。历代章回小说 的内容,无论是神怪传说,或是吟咏感物作品,也大多有植物的描 写。有些以植物起兴,有些则以植物隐喻,更多是直接对植物的吟 诵。其中又以《红楼梦》描述的植物内容最为精彩,全书共出现植 物 242 种。总之,中国古典文学内容的字里行间,都离不开植物。 诗文中常常叙物以言情索物以托情以及触物以起 情,古人叙物,不会只是引述所见之物,每种植物一定有作 者想表达的意涵在其中。例如诗词歌赋提到最多的柳代表别离 情愫,古人送别时常折柳相赠,表达留客及心中留恋难舍之情。王 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 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典型的用柳树表达离情的送别诗。另一种树白杨则代表悲凉,因北方坟地多种之,且秋风一起, 白杨叶黄掉落,入冬后全株宛如枯死一般,诗词中多用以形容悲 凄的心情或景色。竹、松、菊,古人用以代表气节等,也是古人 叙情托情的代表植物。为了窥探诗文作者心中所思,也 为了贴近作者发抒的情绪,读诗文不能不了解植物的性状用途和 代表的特殊含义。念诗读文,已不仅仅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名的轻浮雅事了。
笔者不揣浅陋,曾发愿要整理出代表中国文学作品的植物叙 述,三十年来,已累积一些数据,并撰写出相关序列丛书。本序列 丛书,已完成的有:《诗经植物图鉴》《楚辞植物图鉴》《中国文 学植物学》(《草木缘情》)《全唐诗植物学》《成语典故植物 学》《红楼梦植物图鉴》《苏东坡颠沛流离植物记》等七种。计划 撰写中的系列成员,尚有:《章回小说植物学》《全宋词植物学》
《全元曲植物学》等。敬请读者期待。
2025 年 2 月
潘富俊
作者序
因为钟爱,所以力求美善
自 2001 年起,出版一系列解读古典文学植物的图鉴,意外受 到读者热烈回响,勉励者有之,指正者有之,让笔者受宠若惊。其 中销售最好的,就是这本《诗经植物图鉴》。然而自初版至今,已 经历十二个年头,早就应该对这本书严加检讨了,也有内容描述不 尽完善之处。全书植物的编排次序,也还有改善空间。总之,本书 的初版内容确有重新编写的必要。
首先,在植物鉴定部分,增修版和初版的几个主要不同判别如 下:柞原依陆文郁及其后各家之见,认为是大风子科的柞 木。现据《诗经》诗文句意及当时华北地区的优势树种,改解 为壳斗科的柞树。莞原解为莞草,依文句意涵改成 藨草或席草;藻原解为杉叶藻,改为菹草。 汉代以前文献所言之麦,大抵指大麦而言,《诗经》言麦之处,亦指大麦。初版有所疏忽,将出现麦之文 句置于小麦之下,现均已改正之。另外,稷是粟而非 黍;蒹葭分指荻及芦苇两种禾本科植物,都已改 正并详述原因。本版另外增加枣、蓑草、麻等三种植物的描述。
其次,在全书植物的编排方面,本版亦做了大更动。初版时, 所有植物的次序依据各植物在《风》《雅》《颂》各篇章出现的顺 序排列之。本版则依照植物用途,如野菜类、蔬菜类、果类、纤维 类等十二类,分单元介绍用途相同或相似的植物。由于《诗经》植 物多具一种以上的用途,本书以当时或诗句内最通行的用途归类。 至于在行文体例方面,各篇首先说明各重要文献中该种植物的 名称,重要的有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郭璞《尔雅注》、 许慎《说文解字》等。其次是《诗经》诗文中该植物的用处或内涵,最后是该植物的古今用途。 本书的修订及编辑时间历经两年有余,对大多数植物的描述都做了增删,植物照片亦悉数换新。苦心孤诣,莫不希望本书内容臻 向完善。但限于学养,必定还有疏漏之处,还请读者多加海涵,并 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