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清末民初的“问题”与“主义”

 清末民初的“问题”与“主义”

定  价:95 元

  • 作者:何卓恩
  • 出版时间:2025/8/1
  • ISBN:9787522537955
  • 出 版 社:九州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32开
  • 商品库位:
9
7
5
8
3
7
7
5
9
2
5
2
5

常变之争与主义之辩思想冲撞最激烈的时候大约是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三十年之间,也就是中国思想的转型时期人们常说的清末民初。本书所讨论的便是这个时期包括关乎变法与革命、新文化与旧文化的诸多常变问题,也包括各种彻底改造中国主义的形成和自由鸣放。这一时期也是近代中国思想流变的关键区段,极具观察价值。

常变之争,包括18601895年间洋务思想的出现,及洋务派与清流派之间发生的要不要师夷长技的论争;18951915年间君主立宪、革命共和思想的成潮,及君宪派与洋务派之间发生的要不要变政改制的论争,革命派与君宪派之间发生的如何变政、改何种制的论争;19151919年间新文化思潮的勃兴,及西化派与新传统派之间发生的革故鼎新还是推陈出新的思想论争。用梁启超的话说,这三个阶段,代表了中国思想界的从器物上的觉悟,到制度上的觉悟,再到文化上的觉悟。虽然有由浅入深的推进,基本走向上却是一致的,这便是惟泰西是效。

所谓主义之辩,包括19191927年间开放性的主义争鸣;19271949年间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意识形态下各种主义的起伏与合纵连横;清19491978年间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其他主义的全面斗争。这三个阶段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走向是超越西方,所不同的,有的是道德理想主义的超越,有的是政治理想主义的超越,有的是政治理想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结合在一起的超越。在这种新的世界格局和新的思想潮流下,继续秉持惟泰西是效的思想逐渐被边缘化,而共产主义因其最强大的超越性,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