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范式》深入剖析了AI 在科学领域的深刻变 革以及第五范式的重要意义。 Al 的发展是人类认知方 式不断演进的结果,从经验归纳、理性革命,到计算 时代、大数据时代,直至如今的智能革命,每一次转 变都重塑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且呈现出加速发展 的态势。
在这一进程中,第五范式作为核心概念,具有开创性意义它将科学智能与机器猜想紧密结 合,打破了传统科学研究面临的困境,开创了全新的 知识创造机制。这种范式的转变不仅改变了科研模 式,还将重塑相关产业,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和产业变 革的关键力量。
本书系统性构建了第五范式的理论框架,深 入分析了Al对科学研究范式的革命性影响,前瞻性地 探讨了人机智慧共同体的未来图景。书中结合Alpha-Fold 蛋白质预测、物理定律自动发现等前沿案例,既 保持了严谨的学术深度,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确保 了可读性。对于我们深入理解Al 时代的科学变革、预 见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思考人类认知边界的拓 展,本书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想资源。
本书适合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领 域的研究者,也将为关注技术前沿的产业界人士和决 策者提供重要参考。同时,本书还将引导读者思考在 Al时代,如何重新定义科学探索方式、平衡技术与人 性、应对伦理挑战等重要问题,同时建议我们要积极 适应未来变革,充分发挥人类与Al 的协同优势,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在人类文明的认知长河中,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火炬到牛顿的理性星辰,从图灵机的计算微光到大数据的信息洪流,科学范式的演进始终如灯塔般照亮未知疆域。而今,人工智能如超新星般爆发,催生着科学界翘首以盼的 第五范式。
本书作者刘志毅以十余年智能计算与空间智能研究之积淀,在书中揭示:第五范式绝非技术工具的简单迭代,而是科学方法论的基因重组。它将 AI 的机器猜想与科学智能深度耦合,如 AlphaFold 以神经网络破解蛋白质折叠的世纪难题,似物理定律自动发现系统从数据湍流中萃取自然法则,让传统科研中 假设--验证 的线性路径,进化为 数据--建模--创生 的多维共生。这种范式突破了学科壁垒的桎梏 当深度学习与量子物理碰撞出方程解析的新解,当神经网络解码基因密码重构生命科学图谱,科学研究正从 分科而学 的旧大陆,驶向 融会贯通 的认知新宇宙。
本书以兼具学术锋芒与人文温度的笔触,构建起 科学认知演进--自动化科研革命--智能科学边疆--科学素养升级--人机共生未来 的五维体系。在第一部分,作者沿技术革命的脉络追溯人性博弈,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归纳到 AGI 的智能迭代,勾勒出认知范式加速进化的轨迹;第二部分聚焦机器人科学家的崛起,以材料科学中的 AI 实验师、数学领域的自动化定理证明等案例,展现科研生产力的质变;第三至五部分则纵深拓展至复杂性科学、跨学科融合与科学哲学思辨,甚至触及 算法偏见强 AI 伦理 等终极命题,让读者在 AlphaFold 的精准预测与开源科学的知识民主之间,看见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双螺旋。
正如经济学家朱嘉明所言,第五范式在 AI 加速定理的作用下,不仅解构了科学技术的深层结构,还催生了人机融合的认知革命 当机器开始从数据噪声中提取超越人类想象的数学结构,我们终将明白:第五范式的终极价值,在于让科学从 被发现的真理 蜕变为 演化中的共生智慧,而这本书,正是这场文明跃迁的最佳注脚。
刘志毅
■中国人工智能领军科学家
■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清源研究院研究员
■入选2024年福布斯中国十大人工智能影响力人物
■ 2024年度华为云最有价值专家
■ 2025年度福布斯中国行业发展领创者
十余年来,刘志毅一直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主要研究智能计算、空间智能以及超级人工 智能对齐等方向。同时,他还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Al 伦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及具身智能专委会委员,上海交大计算法学与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交大 安 泰Al与营销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交大清源研究 院兼职研究员,上海开源技术信息协会AI伦理专委会主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生物数字融合系统评估组 (IEC/SMB/SEG12)伦理专家,2024年第四届 IEEE 计算机通信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CCAI 2024) 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工智能标准总体组专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 可信Al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专家委员。
目前作者已出版《智能体时代》《具身智能》《智能经济》《智能的启蒙:通用人工智能与意识机器》等作品 。
给未来 AI(人工智能)考古学家的一封信 / VII
第一部分 科学认知的演进之路
第 1 章 技术革命中的人性博弈
开篇:从泰勒到图灵 / 003
1.1 经验归纳:亚里士多德的先见之明 / 005
1.2 理性革命: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 012
1.3 计算时代:图灵机与冯·诺依曼 / 018
1.4 信息洪流:大数据颠覆了什么 / 025
1.5 智能迭代:从专用 AI 到 AGI(通用人工智能) / 032
小结:重构人类的认知地图 / 039
第 2 章 理性升级:人机互动新范式
序曲:两种解题方式 / 042
2.1 博弈论视角:围棋 AI 战胜人类的启示 / 044
2.2 符号主义 vs. 连接主义:两种 AI 范式之争 / 050
2.3 深度学习:让机器学会人类的直觉 / 056
2.4 认知科学:心智何以产生理性思维 / 062
2.5 人机互动:走向人机超智能共生 / 068
小结:重新定义科学的理性基石 / 073
第 3 章 科学想象力的再造
序曲:AlphaGo 背后的直觉 / 076
3.1 直觉来源何处:人类天才如何诞生 / 078
3.2 非理性认知:洞见从何而来 / 084
3.3 偶然与必然:创新背后的统计学原理 / 090
3.4 计算机的想象力:AI 已经独立思考了吗 / 096
3.5 创造性重构:AI 重塑科学的底层逻辑 / 101
小结:一个更具想象力的科学新时代 / 108
第二部分 范式革命:自动化科研
第 4 章 机器人科学家的崛起
序曲:24 小时不眠的科学探索 / 113
4.1 AI 实验师:一场材料科学的AlphaGo之战 / 115
4.2 机器人工程师:机器设计机器的新纪元 / 121
4.3 自动化数学家:AI 能重新定义数学吗 / 128
4.4 创新黑盒:AI 科学发现的内在机理 / 134
4.5 人机协同:机器人科学家的师徒关系 / 140
小结:自动化科研的新生产力 / 147
第 5 章 超级实验室的建造
序曲:一个癌症疗法的偶然发现 / 150目录 III
5.1 网络化科研:让全球实验室协同工作 / 152
5.2 智能文献挖掘:让机器阅读人类知识 / 158
5.3 知识图谱:重构科学知识的关系网络 / 164
5.4 开源科学:让全民参与科研创新 / 171
5.5 集体智慧:大规模协作下的涌现奇迹 / 178
小结:超级科学大脑的进化之路 / 183
第三部分 智能科学的新疆域
第 6 章 攻克复杂性之困
序曲:一朵雪花背后的数学难题 / 189
6.1 混沌、分形与自组织:复杂性科学 ABC / 191
6.2 涌现与进化:复杂系统的双螺旋 / 197
6.3 跨尺度建模:让 AI 玩转蝴蝶效应 / 203
6.4 多主体仿真:虚拟世界的平行宇宙 / 209
6.5 人工生命:探索自适应智能的起源 / 215
小结:驯服复杂性的新科学 / 222
第 7 章 融通学科新边疆
序曲:新冠病毒感染预测的数学模型 / 224
7.1 自然科学:新物理学联盟 / 226
7.2 生命科学:后基因组时代的 AI 医学 / 232
7.3 认知科学:揭开人类心智的终极奥秘 / 238
7.4 社会科学:大数据重塑人文社科范式 / 245
7.5 交叉学科:AI 催生学科大融通 / 251
小结:通向科学统一之路 / 257第五范式 IV
第四部分 科学素养再升级
第 8 章 科学知识的全民开放
序曲:维基式科普的兴起 / 263
8.1 知识获取: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达尔文 / 264
8.2 AI 科普:打破专家与大众的鸿沟 / 271
8.3 公民科学:让百万人参与航天计划 / 278
8.4 开放科学:技术让科学回归本真 / 284
8.5 教育变革:重塑通识教育新内核 / 290
小结:迎接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新时代 / 297
第 9 章 探索科学哲学新问题
序曲:AI 具有思维能力吗 / 300
9.1 AI 的思考:图灵测试还管用吗 / 302
9.2 机器良知:AI 科学家需要职业操守吗 / 309
9.3 算法偏见:AI 会有认知盲区吗 / 316
9.4 强 AI 之梦:超级智能真的要来了吗 / 322
9.5 后人类时代: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未来 / 329
小结:AI 重塑科学哲学的难题 / 336
第五部分 迈向卓越文明新纪元
第 10 章 走向人机智能共生
序曲:智能时代的分岔路口 / 341
10.1 智能增强:AI 如何重塑你我的大脑 / 343
10.2 群体智慧:一个由 AI 连接的新社会 / 350
10.3 人机共生:奇点将至还是自我实现预言 / 356目录 V
10.4 卓越文明:一次智能生命的觉醒 / 363
10.5 宇宙尽头:人类寻找另一个自己 / 369
小结:对话地外智能和未来人类 / 374
后记 在科学革命的黎明时分 /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