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泽先生是一位业余作者,他以高度热情长期探索逻辑问题,取得了可喜成果,对我国文科大学讲授的传统逻辑内容和体系,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系统观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作者观点鲜明,反对用数理逻辑取代传统逻辑的片面看法,主张改造并发展传统逻辑,使之更好地为现代人的思维服务。该书将传统逻辑在认识、表达和论辩等方面的应用充实为三大部分,即上篇逻辑学,中篇形式逻辑,下篇论辩学,突破了现代通行逻辑教材的旧框框,为传统逻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独特的改革方案。
作者大胆地对人们熟知的权威理论提出挑战,颇具勇气地对直言三段论的19 个正确式进行深入分析后,尖锐地指出其中只有两式正确,其余都违背了三段论公理,冲击了书斋中的沉闷空气,真是振聋发聩。专业逻辑工作者由于思维定式,往往缺乏业余作者这种大胆的探索精神。
作者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材料丰富翔实,语言通俗易懂。书中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实例,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刻苦钻研、不断修改的结果。其引用的大量例证亦是其他逻辑读物鲜少用过的资料,为读者带来一股清新气息。即使采用耳熟能详的部分实例也赋予了新意,每个实例都经
过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真正消化吸收后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表述出来,绝无简单移植或照搬照抄。
该书既然是一部创新之作,就会有不完善之处,自然会引起学术界的不同批评。不管它有多少疏漏和不当之处,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失为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好书。
我们相信,此书的出版不仅是一件幸事,也有利于提高逻辑学术水平,有利于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
麻保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前言
逻辑学是和认识论一致的。[1]
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的学说,是认识的理论。[2]
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 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3]
这是列宁在《列宁全集》中阐明的有关逻辑的论述,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的学说,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
本书讲的即列宁所说的逻辑学,是和认识论一致的,是关于认识的学说,是认识的理论,即通常所说的科学方法论的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本书改造并发展了形式逻辑,去除了和认识的理论无关的内容,补充了很多新逻辑方法,对如何找出因果关系进行了更深入地系统阐释,对科学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书中讲述的很多逻辑方法是前人没讲过或没讲清的,因而可以指导人们解决很多尚未弄清的认识问题。而且,前人的很多逻辑理论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本书讲述的逻辑方法可以尝试解决其中很多问题,使之进一步完善。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本书讲述的即是一套关于理论思维的知识,掌握这套知识必将会加强我们的理论思维,帮助我们在攀登科学高峰中取得不凡成就。
笔者2000 年出版的《传统逻辑体系探析》一书,承蒙中国人民大学的麻保安教授作序。由于本书是该书内容的一部分,亦是该书内容之精华,为了使读者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本书沿用麻保安教授的序言为代序。特此说明,再一次感谢麻保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