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眼科临床基础与适宜技术指南》是一部专为基层医务工作者编写的实用指导手册,旨在提升基层眼科诊疗水平,推动分级诊疗服务的完善。全书共15章,内容涵盖眼科基础理论、常见眼病防治、适宜技术应用及眼健康科普等多方面。
书中从眼的解剖生理、视功能检查及常用设备使用等基础内容入手,系统介绍了角结膜眼表疾病、眼睑与泪器疾病、视网膜眼底病、青光眼、小儿眼病等常见眼病的防治方法。同时,针对全身疾病相关眼病、眼外伤及眼科急重症的救治与转诊流程也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外,《基层眼科临床基础与适宜技术指南》还特别关注基层眼科适宜技术的应用,包括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中医眼科技术、护理技术及人工智能辅助筛查技术等内容,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导。
《基层眼科临床基础与适宜技术指南》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深圳市医防融合眼科学项目的实践经验,内容兼具实用性和前瞻性。通过整合市区级医疗资源,构建医防融合平台,《基层眼科临床基础与适宜技术指南》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了权威、可靠的参考依据,助力其提升眼科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眼健康。
《基层眼科临床基础与适宜技术指南》适用于基层眼科医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是基层眼科诊疗工作的重要参考工具。
迟玮,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眼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眼科医学中心)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第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理事。
张少冲,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眼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眼科医学中心)原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于莉,医学博士,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眼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眼科医学中心)角膜病与眼表疾病科主任医师;深圳市眼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眼科医学中心)对外合作办主任;深圳市医防融合眼科学项目负责人;深圳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委。
张少冲,教授,主任医师,深圳市眼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眼科医学中心)原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哥伦比亚大学眼科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编委,Advances in Therapy、GRAEF ARCH CLIN EXP等特约审稿专家,Frontiers in Medicine专刊客座编辑。
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年,在国内率先使用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非接触广角成像系统治疗视网膜疾病,并率先用36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重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等相关视网膜下出血。荣获全国眼底病会议手术视频比赛第一名。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发表科技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近5年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被SCI收录论文46篇;获授权国家专利9项。
研究成果获教育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21年亚太眼科学会杰出防盲服务奖;2022年深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九三学社中央2021一2022年社会服务先进个人;202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于莉,医学博士,深圳市眼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眼科医学中心)角膜病与眼表疾病科主任医师,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眼视觉科学系访问学者。。从事角膜与眼表病专科工作10余年,任深圳市眼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眼科医学中心)对外合作办主任,深圳市医防融合眼科学项目负责人,深圳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眼科学管理分会委员,《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委。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获授权国家专利13项,出版眼科专著5部。擅长干眼症、角膜及眼表病的诊治。
第一章基础知识1
第一节眼的解剖和生理1
第二节视功能及眼部检查37
第三节常用眼科设备使用50
第二章常见角结膜眼表疾病的防治65
第一节常见结膜病65
第二节常见感染性角膜病73
第三节常见非感染性角膜病78
第四节干眼症88
第三章常见眼睑与泪器疾病的防治92
第一节眼睑疾病的防治92
第二节泪器疾病103
第四章视网膜眼底病的防治109
第一节玻璃体液化、后脱离与混浊109
第二节玻璃体积血112
第三节玻璃体变性113
第四节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14
第五节玻璃体先天性异常115
第六节视网膜血管性疾病117
第七节黄斑病136
第八节视网膜脱离146
第九节视网膜及脉络膜变性疾病148
第十节视网膜脉络膜肿瘤151
第五章青光眼的防治156
第一节可疑青光眼及青光眼排除检查156
第二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58
第三节正常眼压性青光眼159
第四节高眼压症161
第五节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62
第六节继发性青光眼165
第六章小儿眼病的防治168
第一节婴幼儿视力评估168
第二节屈光不正174
第三节弱视180
第四节斜视183
第五节眼球震颤194
第七章全身疾病相关眼病的防治198
第一节甲状腺相关性眼病198
第二节眼睑带状疱疹200
第三节全身免疫异常相关疾病201
第八章眼外伤与眼科急重症的紧急救治与转诊205
第一节眼球穿通伤206
第二节角膜异物209
第三节眼内异物211
第四节眼眶异物212
第五节眼睑裂伤213
第六节结膜裂伤214
第七节泪道裂伤215
第八节眼球挫伤216
第九节眼爆炸伤219
第十节眼眶骨折220
第十一节化学性眼外伤221
第十二节热烧伤(烫伤)222
第十三节电光性眼炎223
第九章基层适宜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225
第十章基层适宜中医眼科技术246
第十一章基层适宜眼科护理技术259
第十二章人工智能辅助慢性、致盲性眼底病筛查技术289
第十三章基层适宜干眼症防治技术304
第十四章社区眼科用药指南311
第十五章眼健康漫画科普325
参考文献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