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陆海天地阔西部陆海新通道制度型开放的重庆实践与探索》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制度型开放的重庆创新实践展开。全书共七章:第一章,基于重塑开放新格局,简要总结对外开放历程;第二章,基于拓展战略新空间的维度,系统梳理西部陆海新通道从硬联通到软联通的渐进过程,探索从制度、规则等层面打通各种壁垒;第三章,基于引领变革新担当,从数字贸易规则、投资便利化规则、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跨境金融服务等八个方面,探讨如何依托通道构建陆海并济的内陆制度型开放枢纽;第四章,基于先行示范新角色,根据开放平台在通道制度型开放中的定位,探讨如何打造通道制度型开放的平台载体;第五章,基于联动改革新变化,聚焦重点领域改革、营商环境、经验探索、风险防范机制,探讨如何激发通道制度型开放的内生动力;第六章,基于交流融合新气象,从人文交流、文化交融和全球文明倡议落实,探讨如何厚植通道制度型开放文化根基;第七章,基于国际传播新效能,从构建全媒体城市国际传播体系、挖掘制度型开放重庆故事、展示陆海新通道制度型开放新图景,探讨如何营造通道制度型开放的浓厚氛围。
《跨越陆海天地阔西部陆海新通道制度型开放的重庆实践与探索》将重庆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制度型开放的实践,上升为较为系统的理论认识,有助于为新发展格局下重庆探索海陆并进的内陆制度型开放,放大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集成效应,建设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更好引领带动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提供有益参考。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重庆视察,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视谋划重庆发展,多次对重庆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把脉定向、指路领航。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庆抓住和充分利用好机遇,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2019年4月,要求重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2024年4月,要求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把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战略定位,是重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更好辐射西部、服务全局、链接全球的重大使命。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内涵明确为九大关键枢纽,即加快建设创新引领的制度型开放枢纽、链接全球的门户型交通枢纽、陆海并济的综合物流枢纽、双向开放的国际经贸枢纽、内外联动的产业链供应链枢纽、高能聚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枢纽、绿色高效的新型能源算力枢纽、高端资源要素配置枢纽、开放多元的国际交往枢纽,其中建设创新引领的制度型开放枢纽位列首位。探索推进海陆并进的内陆制度型开放,将有助于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创新构建陆上贸易规则体系,促进东西互济、南北协同、陆海统筹,为国家扩大向西向南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高水平开放指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开放、全方位的开放、制度型的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开放、与世界互利共赢的开放。其中,制度型开放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制度型开放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关键举措,对于通道沿线省市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提升制度性话语权、塑造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意义重大。新时代新征程,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重塑等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叠加、城市规模、产业基础、交通枢纽、人文生态、创业成本、创新潜力等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努力服务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为牵引,以建设创新引领的制度型开放枢纽为重点,以深化关键领域重要环节改革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场景牵引,聚焦体制机制、注重系统集成,全面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制度型开放水平,着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重庆引领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机制、设施、物流、经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在迈向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开放也是极具辨识度的重庆城市精神之一,重庆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肩负完成多重国家重大战略使命,以敢为人先的创新实践,以开放之姿聚发展之势,以包容之态融多元文化,奋力书写开放促改革、开放促发展的时代答卷,自信从容地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庆生动实践。
本书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找准制度型开放的方向,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明确研究的重点,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制度型开放的重庆创新实践展开。全书共七章:第一章,基于重塑开放新格局,简要总结对外开放历程,主要回答制度型开放是什么;第二章,基于拓展开放新空间的维度,系统梳理西部陆海新通道从硬联通到软联通的渐进过程,探索从制度、规则等层面打通各种壁垒;第三章,基于引领变革新担当,从数字贸易规则、投资便利化规则、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跨境金融服务等八个方面,探讨如何依托通道构建陆海并济的内陆制度型开放枢纽;第四章,基于先行示范新角色,根据开放平台在通道制度型开放中的定位,探讨如何打造通道制度型开放的平台载体;第五章,基于联动改革新变化,聚焦重点领域改革、营商环境、经验探索、风险防范机制,探讨如何激发通道制度型开放的内生动力;第六章,基于交流融合新气象,从人文交流、文化交融和全球文明倡议落实,探讨如何厚植通道制度型开放文化根基;第七章,基于国际传播新效能,从构建全媒体城市国际传播体系、挖掘制度型开放重庆故事、展示陆海新通道制度型开放新图景,探讨如何营造通道制度型开放的浓厚氛围。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实践,作出实践探索上的总结梳理和理论升华。不但总结重庆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制度型开放的实践探索,也试图将这些经验做法提炼上升为较为系统的理论认识,为新发展格局下重庆进一步探索海陆并进的内陆制度型开放,建设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放大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集成效应,更好引领带动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在服务开放整体布局和国家战略大局上彰显重庆担当提供有益参考。
刘嗣方,男,汉族,1970年生,重庆城口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曾任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现任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前言
第一章 重塑开放新格局:以制度型开放引领治理体系变革重塑
第一节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第二节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三节 国际经贸规则演进趋势及面临的新挑战
第四节 以制度型开放重塑全球经贸规则
第二章 拓展战略新空间:从硬联通到软联通
第一节 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
第二节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用持续彰显
第三节 制度型开放破题起势
第三章 引领变革新担当:推动通道制度型开放全面发力
第一节 数字贸易规则
第二节 投资便利化规则
第三节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第四节 跨境金融服务
第五节 知识产权保护
第六节 重点产业制度型开放
第七节 绿色低碳规则
第八节 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
第四章 先行示范新角色:打造通道制度型开放平台载体
第一节 中新(重庆) 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
第二节 中国(重庆) 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的示范平台
第三节 两江新区制度型开放的战略高地
第四节 西部(重庆)科学城制度型开放的关键支撑
第五节 海关特殊监管区制度型开放的有效抓手
第六节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制度型开放的新实验场
第五章 联动改革新变化:激发通道制度型开放内生动力
第一节 制度型开放与深层次改革深度融合
第二节 以制度型开放倒逼重点领域关键性改革
第三节 打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第四节 探索内陆制度型开放鲜活经验
第五节 完善与制度型开放相适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六章 交流融合新气象:厚植通道制度型开放文化根基
第一节 扩大人文交流合作
第二节 开创文化交融新局面
第三节 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实
第七章 国际传播新效能:营造通道制度型开放浓厚氛围
第一节 构建全媒体城市国际传播体系
第二节 讲好制度型开放重庆故事
第三节 展示陆海新通道制度型开放新图景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