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奖最佳编辑奖得主尼尔·克拉克精选,雨果奖获奖杂志《克拉克世界》佳作合集!
一本书览尽中外科幻之新锐,科幻文学爱好者不可错过重磅文集。
女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为了她自己。
《昔日之狼》
痛苦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冷酷的计算》
记忆复制是有数量限制的,你要么灌回核心记忆,得到一个残缺的原版复制品;要么选择输入原始记忆数据,重新长出一个未知的人。
《鸟》
他们有三次死去三次,或者说三个葬礼……第一次是被放弃的身体部分,第二次是他们剩下的身体,第三次是左前机械肢或别的……
《葬礼》
主编寄语
张冉
(注:本篇寄语完成于2023年下半年)
COVID的沉重烟霾背后,亮起一线ChatGPT的银光。这个世界正以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方式不断变化,每天清晨推送的第一条新闻都令人心神不宁。
船帆座x号超新星照耀下,波斯湾的苏美尔人用芦苇棒在湿泥板上刻画出恩美卡尔王的故事,五千年后,玛丽·雪莱在日内瓦的某个壁炉前创造弗兰肯斯坦的瞬间。亚里士多德、孔子、莎士比亚、牛顿、康德,人类花费五十万年时间学会直立行走,使用火工具和语言,再用去五千年时间锤炼文字,使其从记载神灵名字的简单符号,进化为思考与幻想的智慧结晶。
如今看来,人类文学发展的步伐缓慢得几近于原地踏步2018年6月,科幻文学诞生的第200年,刘慈欣《三体》获得雨果奖的第三年,也是〇penAI公司成立的第三年,OpenAI发布拥有1.2亿模型参数的人工智能GPT-1。
2020年5月,具有小样本学习能力、拥有1750亿模型参数的GPT-3发布。
2022年11月,OpenA1发布基于GPT-3.5,具有指令微调和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衍生产品ChatGPT。
2023年2月,《克拉克世界》杂志主编尼尔·克拉克宣布因为人工智能创作的科幻小说投稿令编辑工作陷入混乱,暂停杂志一切征稿。
2023年3月,增强了文字、学术和专业能力的GPT-4发布:五年时间,人工智能从史前时代直达当代,跨越人类五千年文学发展史的变革、颠覆与苦难。AI作品达到专业作家水平,这是对文字笃信者精神世界的撕裂;长久以来我们相信文字是思想者以血肉之躯比肩神明的超然道路,是无知荒原中点燃灵性之光的酥油与火花。当蒸汽火车飞驰而过,飞行器向无人之境进发,链式反应燃起太阳与星辰的火焰,我们为之感到欣喜,因为人类的身体太脆弱,无法高速奔跑、喷吐火焰,更无法飞翔,但唯有思想永远是他者的禁地,是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在新世界到来时保有的宝贵自尊。人造之物该不该拥有思想?《弗兰肯斯坦》告诉我们那将是一出悲剧。
但那个时刻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创造了小说,创造了故事,创造了思想。
那我们的灵魂、自我与自由意志,是否也将由人工智能分享?多年前学者曾乐观预测,作为创意工作者的作家是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之一,正如1997年5月12日IBM公司超级计算机更深的蓝战胜人类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时,人们曾预测围棋是唯一无法被计算机破解的棋类运动。整整20年后的2017年5月,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能AlphaGo以3:0击败人类围棋大师柯洁,将最后的遮羞布狠狠扯下。同样的情节也将发生在几乎每一个职业领域,我们终将意识到不仅是肉体,我们引以为豪的脑力、意志力与创造力,也只是效率低下的电化学信号传导而已,与人造之物相比,人类如此孱弱,孱弱得如同刚刚破壳而出对世界一无所知的雏鸡。
没错,在《克拉克世界·第二辑》的编辑工作中,我一直思考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幻作家的存在意义究竟是什么?些作家正使用AI辅助自己的创作,另一些则拒绝人工智能的加持,但正如1945年7月16日美国新墨西哥州特立尼提沙漠核试验宣告人类进入核子时代,从这个时刻起,一种新的同位素铯-137出现在地球的大气和土壤中;无论你接受与否,时代的印记都会通过世界流转,给每个人带来深刻影响--我们正身处人工智能的时代,你的每一次搜索、浏览、对话和通信都由人工智能控制优化,谁都无法逃离AI的辐射范围。
本期《克拉克世界》所选择的稿件,或许是我们针对人工智能世界的某种辩解:在这些由人类作家撰写的小说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新奇的世界观和想象力,更是对人性、对家庭、对民族、对文化、对自身和宇宙的观察。自我体验无法由他人替代,期待作家对世界的体验化为读者对作品的体验,让这根科幻体验的链条沟通彼此,保留读者对未知世界的小小好奇。
比如《冷酷的计算》中,作者针对汤姆·戈德温《冷酷的方程式》致敬和互文,以及基于冷酷计算得出的温暖结局;
比如《昔日之狼》中,恪守传统生活方式的草原牧民与发达世界的闯入者--一只机械生物的对话。
比如《睡城的孤独傀儡师》中,在人类因地球环境毁灭而长眠于地下城市的世界里,为全体人类构筑美丽幻梦的剧本创造者比如《伽马》中,寿命近乎无限的量子生命在造访低级恒星文明的遗迹后,为这些孩子创造出崭新恒星纪元而做出的牺牲。
值得庆幸的是,科幻作家们还在创作丰富多彩的作品,《克拉克世界》在掌握鉴别AI作品的能力(或者放弃挣扎)后也将继续征稿,2023年,新冠疫情告一段落,世界科幻大会在中国成都召开。放下手机,打开书本,你会发现世界还是熟悉的模样,这不正是书籍最大的魅力吗?让我们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找到属于阅读者的片刻安宁。
希望这本书能让你找回科幻阅读的乐趣。
也让我们永远以身为人类为荣。
张 冉
山西太原人,知名科幻作家,代表作《大饥之年》曾荣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中篇小说奖金奖,曾出版科幻短篇小说集《起风之城》。
微像文化
专注于优质科幻IP开发与运营的内容机构。作为中国科幻产业的重要推动者,公司迄今已汇聚232部精品科幻作品版权覆盖华语科幻名家的核心作品,构建了国内极具影响力的科幻版权库,持续为科幻创作者提供价值成长平台。
微像以全产业链开发为核心战略,持续推动科幻文学向影视动漫、游戏等多元形态转化,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幻IP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