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费孝通九十新语(新版)》 聆听世纪智者的新思远见!
本书汇集了费孝通先生90岁至逝世前这5年里所写的22篇重要文章。具体来看,在《 关于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再思考》《关于多元化的西部文化和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谈话》《 发展如蜕变,说城镇与区域经济》等多篇文章中,反映了他对发展中的城市化问题以及全国东西部、城镇乡村诸多区域发展协调问题的研究与前瞻性建议;在《创造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等多篇文章中,记录了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应该如何同世界接触和交流、人类该怎样取得持续发展的机会等问题的见解;《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等多篇文章,则是先生在学术上的总结,从中可以感受到先生愈到晚年思想愈显示出的睿智与深刻。
读《费孝通九十新语》, 扬中华五千年之智慧,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促民族复兴之大业!
【经典永流传】该书是社会学泰斗费孝通先生晚年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其跨越世纪的深思远见与人文关怀。本书以文化自觉为核心,从城市社区治理、西部文化生态到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展现了一位学者对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深刻反思。
【现实启示录】新版系统呈现了费老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学术脉络:
其一,智慧结晶,时代见证。费老毕生思索,贯穿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本书便是他那时代智慧的结晶。
其二,聚焦区域,统筹发展。费老深度剖析吴江、长三角等多地区域发展现状,统筹区域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
其三,城乡实践,展望未来。费老将城乡建设经验与人类学图景结合,建言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主张共同富裕。
其四,启迪青年,锚定自信。费老为年轻一代照亮成长之路,筑牢中华民族复兴的自信基石。
其五,世界共荣,中国智慧。费老以 和而不同 理念,为世界文化共荣注入了中国智慧 。
其六,文化自觉,各美其美。费老以 各美其美 为出发点,倡导文明多元,文化自觉 叩击时代脉搏。
【当代价值】适逢全球风云骤变之际,重温并细读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诸多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共荣问题有精深研究与前瞻性探索的《费孝通九十新语》,有助于扬中华五千年之智慧,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促民族复兴之大业。
【典藏工艺】本著既是思想盛宴,更是值得收藏的珍品:精装32开小开本,单手可握的黄金尺寸,通勤阅读两相宜;费孝通先生亲笔签名采用珍珠白烫印,在光影流转间若隐若现;书名以黑金烫印,低调中透出学术厚重感;照片压凹处理,指尖划过感受时光流转、岁月沧桑;环衬选用封面同色系特种纸,翻阅时仿佛触摸乡土的脉络;内文采用高档双胶纸,久读不伤眼,触感温润如玉。
悼孝通兄 (代序)
钱伟长
近些时间,我因常住上海,很久未能与老友孝通兄谋面了,只是知道他一直病重住院,牵挂和担心一直萦绕于胸。4 月 23 日我公出至浙江,25 日从临安回杭州途中,传来孝通兄不幸于 24 日夜在北京病逝之噩耗,不胜扼腕痛惜,怆然泪下。泪眼中,我仿佛又见孝通兄往日风采。
孝通兄早年即负笈英国,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以江村经济研究一鸣惊人,享誉海内外。回国后更是以强国富民为己任,行行重行行,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身影出现在大城小镇。孝通兄提出过许多有益于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良策,尤其苏南乡镇经济模式之研究为世人敬仰。孝通兄辛勤耕耘一甲子,著作等身,奖掖后学,滋兰树蕙,终成社会学教育和研究之一 代宗师。孝通兄一生,体现出一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满腔报国情怀。
孝通兄和我曾长期在清华共事,后又同在民盟积极参政议政,共求国是,谋报效祖国之路。我调上海大学后,孝通兄更是鼎力相助,使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研究水平不断提升,跻身一流。孝通兄与我既是吴地同乡,又是同事,交往几十年,私交甚笃。我们曾无数次执手相聚,纵论天下,畅游学海。前年在上海见面时之情景犹历历在目,而今想起那面竟成诀别。此景真是恍如隔世,悲痛不已。
谨书此短文以表我对孝通兄沉痛悼念之情。为弟惟率全校后学同仁,致力于科教兴国,矢志报国为民,以继承孝通兄遗志。
2005 年 4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