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智能安防关键技术(信息采集、生物识别、智能决策、网络技术)和应用场景(安防机器人、智能门锁、高空抛物监控)展开论述,介绍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概况和国内外相关政策,并从各个层面进行专利分析,以期向读者呈现该行业发展的新特点、发展趋势及展望。
本书能为智能安防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支撑。
安防之事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平安中国、社会治理、智慧城市等持续深化的顶层设计必然需要安防产业的支撑和支持。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法规,推动智能安防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和新应用场景的再开发。2021年6月发布的《中国安防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强调,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全面推进安防行业进入智能时代;推动智能化广泛应用,全面拓展市场空间。2022年7月发布实施的《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到,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鼓励社区建设智能停车……智慧安防等配套设施,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
在产业上,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以及AI公司的入局,给整个安防产业带来了质的变化,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智能安防产业链。安防 AI已进入20时代,其特点是大数据、大计算、大模型。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朝着传统企业难以深入的数字化领域渗透,数字化转型需求打开了智能安防的新市场,未来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了帮助企业做好专利预警并给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信息,我们开展相关研究并撰写本书。希望这些研究和分析结论能够为智能安防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支撑。
本书的第1章主要介绍了从安防到智能安防的发展概况、国内外的相关政策,并针对后面具体展开论述的智能安防关键技术(信息采集、生物识别、智能决策、网络技术)和应用场景(安防机器人、智能门锁、高空抛物监控)作了简要介绍。第28章主要针对上述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展开论述,包括技术发展概况以及各个层面的专利分析。第9章描述行业发展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总结展望。
我们的研究难免受到专利文献的数据采集范围和分析工具的限制及研究人员水平的影响,本书中的数据、结论和建议仅供读者借鉴,敬请指正。
本书作者主要来自专利局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审协北京中心承担部分专利申请的审查工作,业务范围主要有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PCT国际申请的国际检索和国际初步审查、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专利复审案件的审查、做出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为企业提供技术与法律咨询服务。业务涵盖机械、计算机、生物技术、电力、航空航天、能源、通信、医药等全部技术领域。
第1章 绪论
1.1 安防与人工智能
1.1.1 安防的定义及起源
1.1.2 人工智能概述
1.2 智能安防国内发展及现状
1.2.1 发展历程
1.2.2 相关政策
1.2.3 行业市场状况
1.3 智能安防国外发展及现状
1.3.1 发展历程
1.3.2 相关政策
1.4 智能安防关键技术
1.4.1 信息采集
1.4.2 智能生物识别
1.4.3 智能决策
1.4.4 网络技术
1.5 智能安防应用场景
1.5.1 安防机器人
1.5.2 智能门锁
1.5.3 高空抛物监控
1.6 相关事项和约定
第2章 智能安防信息采集技术
2.1 概述
2.1.1 图像采集技术
2.1.2 人体信息采集技术
2.1.3 环境信息采集技术
2.2 智能安防图像传感器
2.2.1 智能安防图像传感器的发展概况
2.2.2 智能安防CMOS图像传感器关键技术及专利分析
2.2.3 典型申请人及典型专利
2.3 智能安防摄像机
2.3.1 海康威视
2.3.2 大华股份
2.3.3 宇视科技
2.4 小结
第3章 智能安防生物识别技术
3.1 概述
3.1.1 技术简介
3.1.2 相关政策及标准
3.2 智能安防生物识别技术概况及专利分析
3.2.1 技术发展状况
3.2.2 专利申请趋势
3.2.3 申请的目标/原创国家或地区分析
3.2.4 申请人分析
3.2.5 生物识别技术分支专利申请量
3.3 基于生理特征识别技术专利状况
3.3.1 专利申请趋势
3.3.2 申请人分析
3.3.3 指掌纹识别技术
3.3.4 人脸识别技术
3.3.5 虹膜识别技术
3.4 基于行为特征识别技术概况及专利分析
3.4.1 行为特征识别技术概述
3.4.2 行为特征识别技术专利状况
3.4.3 行为特征识别各分支技术专利状况
3.4.4 重点技术路线
3.4.5 典型申请人及典型专利
3.5 基于融合识别技术概况及专利分析
3.5.1 融合识别技术概述
3.5.2 融合识别技术专利状况
3.5.3 重点技术路线
3.5.4 典型申请人及典型专利
3.6 小结
第4章 智能安防的智能决策技术
4.1 概述
4.2 智能决策专利状况
4.2.1 专利申请趋势
4.2.2 主要申请人及其重点专利
4.2.3 申请的目标国家或地区分析
4.2.4 中国申请人地域分布
4.2.5 专利转让
4.2.6 智能决策技术方向
4.3 智能决策中的模式识别和数据挖掘
4.3.1 专利申请趋势
4.3.2 申请人分析
4.3.3 典型申请人及典型专利
4.4 智能决策中的报警装置
4.4.1 专利申请趋势
4.4.2 申请人分析
4.4.3 典型申请人及典型专利
4.5 智能决策中的智能人机交互
4.5.1 专利申请趋势
4.5.2 申请人分析
4.5.3 典型申请人及典型专利
4.6 智能决策中的数据融合
4.6.1 专利申请趋势
4.6.2 申请人分析
4.6.3 典型申请人及典型专利
4.7 小结
第5章 智能安防网络技术
5.1 概述及专利状况
5.1.1 智能安防网络技术介绍
5.1.2 智能安防网络技术专利状况
5.2 云计算
5.2.1 云计算概述
5.2.2 智能安防云计算专利状况
5.3 边缘计算
5.3.1 边缘计算概述
5.3.2 智能安防边缘计算专利状况
5.4 物联网
5.4.1 物联网概述
5.4.2 智能安防物联网专利状况
5.5 小结
第6章 安防机器人
6.1 概述
6.1.1 背景介绍
6.1.2 安防机器人发展概况
6.1.3 安防机器人技术专利状况
6.1.4 安防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6.2 安防机器人SLAM技术
6.2.1 SLAM技术概述
6.2.2 SLAM技术的研发企业
6.2.3 安防机器人SLAM技术专利状况
6.3 安防机器人无线充电技术
6.3.1 无线充电技术概述
6.3.2 安防机器人无线充电技术专利状况
6.4 小结
第7章 智能门锁
7.1 概述
7.1.1 智能门锁的定义与分类
7.1.2 智能门锁的发展概况
7.1.3 智能门锁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
7.2 智能门锁技术专利状况
7.2.1 全球专利申请态势
7.2.2 中国专利申请态势
7.2.3 竞争国家或地区分析
7.2.4 智能门锁重点申请人分析
7.2.5 智能门锁领域重要技术
7.3 智能门锁中的多模态融合技术
7.3.1 技术概述
7.3.2 发展现状
7.3.3 专利状况
7.4 智能门锁云服务平台技术
7.4.1 技术概述
7.4.2 发展现状
7.4.3 专利状况
7.5 小结
7.5.1 智能门锁未来发展趋势
7.5.2 智能门锁相关领域的不足和建议
第8章 高空抛物监控
8.1 概述
8.1.1 高空抛物的定义和危害
8.1.2 举证责任
8.1.3 技术难点
8.2 高空抛物监控专利状况
8.2.1 专利申请趋势
8.2.2 目标国家或地区分析
8.2.3 中国申请人地域分布
8.2.4 主要申请人分析
8.3 高空抛物监控传感器技术
8.3.1 高空抛物监控的传感器种类
8.3.2 高空抛物监控的图像传感器
8.4 小结
第9章 结语
9.1 智能安防行业发展新特点
9.2 智能安防行业发展趋势
附录 申请人名称约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