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大跨度公路桥梁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及应用

 大跨度公路桥梁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及应用

定  价:95 元

  • 作者:朱金,吴梦雪,熊籽跞
  • 出版时间:2025/1/1
  • ISBN:9787577402710
  • 出 版 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U448.14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9
7
4
8
0
7
2
5
7
7
1
7
0

《大跨度公路桥梁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及应用》的绪论为风-车-桥耦合振动问题与分析方法概论。除了绪论以外,《大跨度公路桥梁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及应用》共13章,分为3篇,按照多动力作用下风-车-桥系统的气动/动力特性研究(第1篇)、多动力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结构的腐蚀疲劳性能研究(第2篇)、多动力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桥上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研究(第3篇)的顺序编排,力求突出风-车-桥耦合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分析方法,从而有助于抓住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的关键与本质。
  绪论主要介绍了风-车,桥耦合动力学的背景,回顾了风-车-桥耦合动力学领域相关研究的主要进展,明确了《大跨度公路桥梁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及应用》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意义。第1章主要介绍了采用元胞自动机理论建立的随机车流模型,该模型能够为桥梁分析提供适应性更好、更准确、更真实的车流。第2章基于谱解法对路面粗糙度、随机风场、随机波浪场和随机地震动等荷载激励进行数值模拟,为多动力作用下风-车-桥耦合系统的分析提供激励源。第3章论述了第1章提出的车流模型在风-车-桥耦合系统分析中的优势,探讨了不同密度车流作用时车辆惯性力对风-车,桥系统的影响。第4章探究了地震和风联合作用下的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分析了地震动的行波效应和空间变异性对地震-风-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规律。第5章研究了在役深水大跨度桥梁及其桥上行驶车辆在运营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地震-风-浪-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行驶车辆安全性的影响。第6章在第5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冲刷效应对地震-风-浪一车-桥系统的影响规律。第7章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汽车、列车在公铁平层两用桥上交会过程中的气动干扰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1-7章有机联系、彼此支撑,形成了多动力作用下风,车,桥系统的气动/动力特性分析方法与理论框架,为《大跨度公路桥梁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及应用》的第1篇内容。第8章提出了基于实测数据的沿海大跨斜拉桥拉索在随机车流、风和波浪荷载共同作用下疲劳寿命的预测框架。第9章建立了一种用于疲劳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损伤诊断和预测的动态贝叶斯方法。第10章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S-N曲线和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钢结构焊缝腐蚀疲劳三阶段模型,开展了两类不确定性下(偶然和认知)耐候钢桥典型焊缝腐蚀疲劳可靠度的预测研究。第8-10章形成了多动力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结构的腐蚀疲劳性能分析方法,为《大跨度公路桥梁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及应用》的第2篇内容。第11章在第7章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交会气动干扰作用、风速和风向对汽车、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第12章基于风-车,桥耦合动力学理论和IS02631标准,建立了大跨度悬索桥涡振条件下驾驶员全身振动分析框架,提出了基于小轿车驾驶员晕动症指标的大跨度悬索桥涡振限值。第13章提出了综合考虑人员舒适性、结构受力和行车线形的大跨度公路悬索桥涡振限值标准体系,并将其应用于一座实际桥梁工程。第11-13章形成了多动力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桥上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分析方法,为《大跨度公路桥梁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及应用》的第3篇内容。
  《大跨度公路桥梁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及应用》的创新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在多动力作用下风-车-桥系统的气动/动力特性的研究方面,建立了融合微观交通流的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精细化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多动力作用下风-车-桥系统复杂的气动和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在多动力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结构的腐蚀疲劳性能研究方面,建立了大跨度桥梁钢桥面板构件层次和系统层次的疲劳损伤诊断和预测方法,揭示了偶然和认知两类不确定性对滨海重载耐候钢桥腐蚀疲劳可靠度的影响规律,发展了考虑桥址区真实荷载作用的大跨度桥梁缆索体系疲劳可靠度研究方法;在多动力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桥上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研究方面,提出了强风作用下桥上车辆行车安全防风措施,建立了强风下公铁平层桥面行车安全可靠度快速评估方法,建立了大跨度悬索桥涡振条件下行车舒适性评价方法,提出了综合考虑人员舒适性、结构受力和行车线形的大跨度悬索桥涡振控制指标体系。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