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创新要素与创新环境的系统视角探索产业结构低端锁定现象形成的理论框架,通过构建测度资源型产业低端锁定的指标体系,对西南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低端锁定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以发现西南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面临的低端锁定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影响西南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突破低端锁定的因素,结合西南民族地区,以及东部发达地区资源型产业典型案例,探索西南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突破低端锁定困境的战略与具体策略,体现研究的现实价值。
资源型产业是我国产业体系中的一类典型产业,其主要以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与加工为主要发展路径,其转型与升级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因此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则进一步明确了资源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策略。推动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而由于资源型产业以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为依托,是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的关键着力点。资源型地区依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源福音效应[1]。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许多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却长期陷入经济低迷状态。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的发展模式具有高耗能、高排放的特点,导致了诸多问题,如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众多、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巨大等[2]。这些问题使资源型城市逐渐失去了投资的吸引力,经济转型举步维艰[3]。随着双碳目标和全面绿色转型战略的深入实施,资源型产业面临着寻求新的增长点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中国西南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内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国家经济引擎,外联东南亚、南亚次区域。西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已发现矿种多达 130 种,其中有色金属约占全国储量的 40%。在全国重点规划和部署的 19 个重要成矿(区)带中,西南地区有 4 个。因此,该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乃至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且独特的枢纽地位。西南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资源型产业,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及民生改善。然而,该地区也面临着低端锁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资源开采、初级加工为主导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资源型产业长期处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小的价值链低端,这严重限制了西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因此,应如何推动西南地区资源型产业突破低端锁定困境,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此,国家正积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推动资源型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战略的叠加促使笔者深入思考如下问题:尽管西南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其面临的低端锁定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那么,如何运用新的视角测度资源型产业的低端锁定程度?影响西南地区资源型产业突破低端锁定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什么?针对西南地区资源型产业突破低端锁定应采取何种策略?这些问题亟须在理论与实证层面给予回答。
高安刚,经济学博士,广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入选广西千骨计划,长期从事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地厅级课题4项、市级重大招标课题2项。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SSCI期刊共10篇,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全文转载。
第1章 绪 论00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01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003
1.3 章节安排与技术路线 006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009
2.1 文献综述 009
2.2 理论框架 018
第3章 西南地区经济及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025
3.1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总体现状 025
3.2 分省(区)的经济发展总体现状 031
3.3 西南地区资源型产业总体现状 041
3.4 分省(区)分行业的资源型产业现状 050
第4章 西南地区资源型产业低端锁定的评价090
4.1 评价指标 090
4.2 评价方法 090
4.3 数据来源 091
4.4 评价结果分析 092
第5章 西南地区资源型产业低端锁定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119
5.1 创新要素方面 119
5.2 创新环境方面 123
第6章 西南地区资源型产业案例研究144
6.1 百色市铝工业突破低端锁定的实践:价值链延伸与绿色转型144
6.2 技术与制度视角下农业资源型产业价值链攀升:
柳州螺蛳粉产业的蜕变 148
6.3 个旧市有色金属产业:价值链攀升与绿色产业集群159
6.4 普洱市农业产业价值链攀升:将资源经济做绿做新163
6.5 黔南州资源型产业升级:从肥料级到电子级168
6.6 毕节市资源型产业的价值链攀升:
从煤炭的独奏到超越煤炭的交响173
第7章 西南地区资源型产业突破低端锁定困境的对策建议177
7.1 战略层面 177
7.2 具体策略层面 178
第8章 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186
8.1 研究结论 186
8.2 研究不足 190
8.3 未来展望191
参考文献 192
附 录 主要原始数据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