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21章,分技术篇和疾病篇。第1-5章技术篇介绍了头颈部影像检查中CT、MRI、造影剂、核医学、超声的相关知识,包括原理设备、辐射、三维重建、伪影、各种显像和检查技巧。第6-16章疾病篇介绍了颅底、海绵窦、Meckel腔、Gasser神经节,眼眶,鼻窦,颞骨,唾液腺,口腔、颌骨、咀嚼肌间隙,鼻咽·咽旁间隙,口咽,下咽、喉,甲状腺、器官间隙,颈部淋巴结这些部位的正常解剖和影像解剖,成像要点和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等内容;第17-21章介绍了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后随访,头颈部肿瘤、特殊感染,头颈部的先天性疾病,外伤和以IVR为目的的影像学诊断。
头颈影像检查少?
头颈解剖很复杂?
头颈影像诊断技术弱?一本书解决未知难题!
最初被告知要出版本书时,我听到的是自2006年初次刊行起,本系列便由技术篇和疾病篇两部分构成,致力于制作成易携带的实用图书。从那时开始,我就希望本书可以介绍从日常诊疗经验中提取疾病信息的方法,不仅关注头颈部影像诊断要点,还要总结学习要领,帮助读者活用所学知识。
本书内容计划以头颈部癌症指南和影像诊断指南为基础,在包含必要知识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扩展。即使是复杂的头颈部解剖结构,也在强调影像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关键部分的同时,尽量通过添加相应的简图来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本书可以放置于检查室或阅片室,帮助医师在头颈部检查中完成超过平均水平的成像与阅片工作。通读本书时,读者可能会发现有一些重复的内容,这是为了避免读者在忙碌中来回翻页查阅。
无论是临床实习生头颈部影像学的入门学习,还是医师专科考试前的知识整理,抑或是平时不涉及此领域影像的放射科、耳鼻喉科及急诊科的医师与技师的现学现用,我都希望本书可以在他们进行头颈部影像诊断时提供帮助。由于头颈部影像学检查在所有检查中占比较低,活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较少,因此很多放射科医师认为自己对该领域影像的诊断能力较薄弱。如果他们可以产生虽然之前没有接触过头颈部影像诊断,但以后也许可以有些精进的想法,并因此对头颈部影像诊断产生兴趣,那么作为编写者的我会无比开心。
我从心底感谢各位参与编写本书的老师,他们欣然接受了我临时提出的要求,并提供了通俗易懂的文章及大量的图片。2020年,棘手的传染病意想不到地蔓延开来,造成编写本书时沟通不便,但我们仍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Medical View公司编辑部沟通。在这种情况下,神谷龙太郎先生和编辑部的成员们一直悉心支持并细心回应我的各种要求,我要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浮州龙太郎
技术篇
01 CT
02 MRI
03 造影剂
04 核医学检查
05 超声检查
疾病篇
06 颅底、海绵窦、Meckel腔、Gasser神经节
07 眼眶
08 鼻窦
09 颞骨
10 唾液腺
11 口腔、颌骨、咀嚼肌间隙
12 鼻咽·咽旁间隙
13 口咽
14 下咽、喉
15 甲状腺、器官间隙
16 颈部淋巴结
17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后随访
18 头颈部肿瘤、特殊感染
19 头颈部的先天性疾病
20 外伤
21 以IVR为目的的影像学诊断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