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
|
定 价:88 元
- 作者:凯特琳·沃特-拉格
- 出版时间:2025/8/1
- ISBN:9787576058345
-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本书共有三章,每章可供读者独立使用和阅读,以支持早期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实践。 第一章主要介绍代表高质量师幼互动的11个关键点。每个关键点都有对应的概念内涵、场景描述、理论依据和实施建议。每个关键点对应有工作坊,通过视频教研工作坊帮助教师深度理解这些抽象的关键点在教育实践中是如何表现的,即具体表现为什么样的师幼互动行为,再引导教师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以此丰富和深化教师的师幼互动水平。 第二章在教师理解和实践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前提下,以语言教育这一基础又核心的儿童学习与发展领域为切入点,重点介绍将语言教育融入日常的各项科学策略。本章的理论学习部分去除了晦涩的理论阐述,将科学研究结果与具体的教师教学行为联结,文字读来亲切,并辅以各种实践案例描述。再通过视频教研工作坊提供对示例视频的分析、实践建议、反思计划以及教师自测问卷表等工具,详细指导教师如何设计教育日常,为儿童的语言习得提供最佳支持。 第三章将前两章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将读者的目光引到托幼机构的一日生活流程中,以进餐环节为例,详细说明如何确保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并开展高质量的语言教育。本章提供了大量将进餐环节设计得既轻松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建议,这特别重要。因为进餐环节是婴幼儿在托幼机构中每日重要的常规活动,婴幼儿在进餐时必须感到放松和舒适才能良好且健康地进食。 在理论知识部分,作者对原版内容作了小幅扩展,增加了对中国政策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以更贴近国内早期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本土化需求。针对国内教育工作者可能不太熟悉的概念或专业术语,不仅附上详细脚注,还对其文化背景做出解释。 本书工作坊部分采用的视频教研法是一种新型的教研形式,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与反思的新路径,涉及理论知识问答、教师间开放式交流、针对视频的观摩和探讨、联系教学实践的游戏和互动以及对下一步的实践、反思与交流。教师在集体共读、共学、共同研讨的氛围中持续进行思考、对话、反思、讨论,能显著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工作坊中涉及的所有示例视频均来自欧洲的教育实践现场,与大家通常看到的中国社会背景下的教学互动有所不同,由这种差异所带来的感知刺激,能直接激发教师的反思和思考,例如,原来这么做也可以!为什么他们这么做?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尝试?以此来训练和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尝试将其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最终促进国内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11个关键点指明行动方向,23则工作坊流程提供教研新模式,38例视频呈现欧洲的教育实践现场
☆由国际知名幼儿教育学者凯特琳·沃特-拉格与具有中西跨文化背景的研究者夏娟博士联合编著,基于十余年实证研究,提炼出提升0-6岁师幼互动质量的11个科学关键点,为教育者提供清晰、实用的方向引领。 ☆创新地应用视频教研工作法,通过理论解析、实践案例和互动工作坊,帮助教师将高质量互动融入日常教学,并内化成适合本园、本班的行动计划,尤其关注融入日常的语言教育和进餐环节的师幼互动等具体场景。 ☆适合幼儿教师、园所管理者及师资培训者使用,助力教师突破专业成长瓶颈,促进幼儿园质量提升。
欣闻好友凯特琳·沃特拉格教授与夏娟博士的力作即将付梓,我颇为高兴。承蒙信任,嘱我作序,便欣然应允。此序不仅是一次学术对话,更是对两位杰出女性学者深耕幼教、架设中西桥梁的深深敬意。 沃特拉格教授是欧洲学前教育领域的旗帜性学者,其领导的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学前教育系及国际职业化研究中心(PEP),长期致力于师幼互动质量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沿研究。她主持研发的格拉茨06岁互动质量评估工具(GrazIAS0 6),以其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卓越的实践指导性,已成为欧洲多国提升托幼质量的关键标尺。夏娟博士,则是我极为欣赏的兼具深厚中国本土实践与德国系统研修背景的青年学者。十几年来,我们见面不多,但从她微信朋友圈的日常点滴,可见她一直扎根一线、不断反思、持续进修,从上海的示范园到德国的托幼机构,再到师从沃特拉格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其研究始终聚焦于03岁托育的核心师幼互动质量的中德比较与实践转化。两位作者,一位是理论深耕与方法创新的国际引领者,一位是知行合一、致力于本土化应用的杰出实践者与研究者,她们的携手,本身就是专业智慧与跨国协作的典范。 本书的诞生,根植于沃特拉格教授团队长达十余年、跨越八国(奥地利、德国、葡萄牙、意大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土耳其、中国)的严谨科学研究。其核心,是提炼自海量实证证据、被证明能有效提升03岁(后延伸至06岁)婴幼儿发展与学习质量的11条师幼互动关键点。这绝非经验之谈,而是有实证基础的科学研究。尤为可贵的是,本书并非简单译介。夏娟博士以其对中国托育生态的深刻理解,对德语原版进行了精心的翻译和本土化调整,使其语言、案例与内涵更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直击中国托育实践的核心关切。 当前,中国托育事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三孩生育政策背景下,家庭对优质托育服务的需求激增,而供需矛盾与质量提升的挑战并存。国家层面虽已出台系列政策规范,但在实现高质量师幼互动这一核心质量维度上,专业指南仍显不足。 本书的问世,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它直指中国托育质量提升的痛点与刚需如何将高质量互动的科学认知转化为每一位托育工作者可理解、可操作、可评估的日常实践。我深信,本书不仅能为中国广大的托育机构管理者、一线教师、教研员提供极具价值的专业发展资源,为职前职后培养体系注入科学、系统的互动专题内容,更能为相关政策制定者、研究者理解高质量托育的核心要素提供重要参考。
是为序。 李 辉 香港教育大学幼儿教育讲座教授
凯特琳·沃特拉格教授(Catherine Walter-Laager) 欧洲知名教育学者和早期教育领域专家,多年来致力于通过各种活动将其科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传播给公众领域。自2016年以来,她担任奥地利格拉兹大学(University of Graz)学前教育系负责人,创建并管理学前教育实践专业化发展国际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Professionalization in Early ChildhoodEducational Practice,简称PEP),领导和开展多项国内国际研究课题,基于教师职业素养发展的科学研究结果和教学法研究,促进各级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和教育质量的保障。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早期教育的教学法、师幼互动质量、语言和数学教育以及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沃特拉格教授作为课题领导人和主编,带领研究团队于20182021年间在欧洲出版本书的德语原版,并参与了本书中文版的修订和本土化调整。
夏 娟 同时拥有中、德两国多年学前教育实践工作经验和科研项目研究经验。2008年投身学前教育,师从华东师范大学周欣教授,硕士毕业后作为全职教师,曾任职于上海示范性幼儿园和双语国际幼儿园;后作为研究员专注于上海市幼儿园创新课程研究、社区教育和教师职后发展等课题开展。2017年移居德国,系统接受03岁婴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并在德国托幼机构工作至今。2021年开始成为沃特拉 格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聚焦中国和德国的03岁婴幼儿托育班级师幼互动质量的相关研究,于2025年8月获得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博士学位。一直致力于中德两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教育的互相交流,将03岁婴幼儿入园适应柏林模型和优质的德国03岁婴幼儿教育课程与教学法引入中国。作为本书中文版的编著作者之一,不仅单独翻译了德语原版内容,更依据中国需求对内容进行本土化调整。
本书导言 第一章 看见并理解高质量师幼互动 本章导读 ? 高质量师幼互动关键点一览表 ? 高质量师幼互动示例视频一览表 1. 赋予参与权 工作坊:在一日生活中赋予孩子参与权 2. 支持体验关系 工作坊:在班级环境中支持孩子体验关系 3. 启发性交流 工作坊:在班级中开展启发性交流 4. 丰富感官经验 工作坊:在一日生活中丰富孩子的感官经验 5. 建立和遵守合理的规则 工作坊:吃苹果片时要遵守的规则 16. 身心在场 工作坊:身心在场,为孩子提供安全感 7. 解读信号 工作坊:在一日生活中解读孩子的信号 8. 给予启引 工作坊:通过提供游戏材料给予孩子启引 9. 关注个别需求 工作坊:在一日生活流程中关注孩子的个别需求 10. 帮助调节情绪 工作坊:在同伴冲突中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11. 陪伴解决冲突 工作坊:解决冲突争夺玩具婴儿车 第二章 融入日常的语言教育 本章导读 ? 融入日常的语言教育步骤一览表 ? 融入日常的语言教育示例视频一览表 1. 导入:融入日常的语言教育 2. 策略:塑造长对话 工作坊:塑造长对话 3. 策略:扩展词汇 工作坊:扩展词汇 4. 策略:促进语言发展的提问 工作坊:促进语言发展的提问 5. 策略:语言建模 工作坊:语言建模 26. 策略:语言转述 工作坊:语言转述 7. 应用:以语言支持数概念发展 工作坊:以语言支持数概念发展 8. 应用:以语言陪伴日常情境 工作坊:以语言陪伴日常情境 9. 应用:以语言促进共享思维 工作坊:以语言促进共享思维 10. 知识自检 工作坊:知识自检 第三章 实施高质量师幼互动和语言教育以进餐环节为例 本章导读 ? 进餐环节的师幼互动示例视频一览表 1. 进餐环节的语言教育 工作坊:进餐环节的语言教育 2. 保障进餐环节的师幼互动质量 工作坊:保障进餐环节的师幼互动质量 3. 从组织层面探讨:优化进餐环节的师幼互动 工作坊:优化进餐环节的师幼互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