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老出版人,历任上海多家知名出版社社长、总编。第二次退休,离开岗位后有较多空闲看网络打发时间。网络新闻和网评,能及时反映现下的国情、民意,这唤醒了作者的职业意识,也激发阅读思考的冲动。 网络随笔是一种新文体。不矫情,不粉饰,不追求时髦新词,实话实说,用心去思,激情而发。以前有网络小说,此次试水网络随笔,长则千字,短仅数十,不拘一格。 收入集子里的网络随笔均以士余评论网名在今日头条社交媒体刊发。现由吴燕璐女士整理成六辑:沉思录、世象说、股市诤言、读而思、清史品、诗文录。其中,诗.对联30句稍作补充,增加对诗句的审美分析,以助读者品赏。 网络随笔取书名《草根谭》,是效仿明代大儒洪应明的《菜根谭》。寓意有二:其一,草根喻人。书写之起因是借社交平台与普通大众对话。芸芸大众被知识贵族戏喻为草根一族。作者则融入其中,引以为荣。其二,草根命题。随笔之话题均来自普通大众切身关注的命题。如,生活的艰辛,民生的焦虑,诚信的失落,风气的腐化,信仰的迷惘,等等。 如是话题,并非茶余饭后的八卦消遣,实是置身社会基层之群体对命运的思考和企盼。 嚼草根,味甚苦涩,但解惑大众之忧患和焦虑,才能嚼出草根话题的真味来。
浙江省镇海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上海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历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书林》编辑室副主任、《中外书摘》杂志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编审。曾任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书城》杂志社总编辑,《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委、副总编辑,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外名人研究中心理事,中国国际名人协会常务理事,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委员。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野草集》《古典小说艺术琐谈》《水浒艺术探微》《文学,现代人的思考》《小说形象新论》《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中国小说美学论稿》《艺文杂谭》《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边缘阅读》等。《园林文化与中国小说思维的空间效应》获《国际优秀论文奖》。
效仿《菜根谭》(代序) 沉思录 权力三题 (一)权力的本质 3 (二)权力是什么 4 (三)关于权力的讨论 5 反腐要关口前移 6 历史的周期率 8 甲申年的警示 10 警惕红顶商人现象 12 探春的家政 14 信仰与危机 16 守住道德底线 18 对社会风气的思考20 冷漠:一种社会焦虑21 关切心理焦虑23 回归马克思25 毛泽东留下的主要理论著作26 思考,人的尊严和价值29 知识分子的二重人格30 另类专家的不逊32 知识精英不要贵族化34 四谈莫言现象 莫言文学现象36 文学背后的思潮36 文学是显性的意识形态38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39 高考改变人生41 大学生的困惑43 医疗反腐45 腐败的根源47 反腐偶识49 听政于民51 警惕被弱智化52 一切向钱看何以能盛行 53 大学教育质疑 55 义务教育的善政 57 银行业的挑战 59 网评文明 61 世象说 永恒,生命的意义 65 小三现象不可长 67 老年人的孤独 69 家长的焦虑 70 甲方乙方 71 沉重的叩问 72 说说预制菜 74 繁花的百态人生 76 横看电视剧 78 打卡比宜德 80 文明告别 82 行长裸辞 83 招工,35岁以下 84 人之初,性本善 8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87 明星代言 88 话不投机又何妨 89 股市言 诤言寄语 93 炒股的悟 94 股市猜想 95 股市的变局 96 站在十字路口 98 股市的出路 100 厘清中国股市的本质 101 整治上市链 103 读而思 如何读《资治通鉴》 107 读《资治通鉴》 之一,李渊纳谏(卷14唐纪) 109 之二,李世民安民为本(卷14唐纪)110 之三,兼听者的修为(卷14唐纪)111 之四,以古为镜 以人为镜(卷14唐纪)113 之五,谨慎出政(卷14唐纪)115 之六,慎终如始(卷14唐纪)116 点评《道德经解读》118 一年读一部书120 读书四要121 之一,修身立信121 之二,做笔记122 之三,讲点功利123 之四,积累知识124 历史评说苏联解体(一~五)125 解读的意义132 改变美国的20本书(部分) (一)《常识》(1776年)135 (二)《女奴辩》(1792年)136 (三)《美国奴隶道格拉斯自述》(1845年)138 (四)《隐形人》(1952年)139 (五)《屠场》(1906年)141 (六)《地球的颤栗》(1957年)143 (七)《寂静的春天》(1962年) 144 (八)《论死亡与濒临死亡》(1969年) 146 解读,消除历史的距离感 148 清史辨 清朝是否导致中国历史倒退 153 大清史事问答《危机与变局》访谈录 154 (一)康熙怎样在危机中创造盛世的? 155 (二)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是他一生的败笔吗? 157 (三)如何看待雍正篡改康熙遗诏的传闻? 158 (四)怎么看雍正的告密制度和文字狱? 159 (五)乾隆是怎样抓经济的? 163 (六)为什么说议罪令是压垮乾隆的一根稻草? 166 (七)道光节俭缩食是作秀吗? 168 (八)慈禧对同治、光绪为何不一视同仁? 170 (九)为何许多人把曾国藩说成圣人? 174 (十)为何特别看重左宗棠办船政局? 176 (十一)能否对大清历朝帝王做一简单评价? 177 康熙的清官标准 180 康熙选拔官员 181 草根谭雍正肃贪 182 雍正的政制改革 184 乾隆的文化自信 186 和珅是怎样发迹的 189 嘉庆四禁 192 光绪教改之痛 194 诗文品 第二代人文学者 199 百家讲坛热 201 奥斯卡金像奖 203 学术打假 203 两种知识分子 207 流动的美术博物馆 209 电影《普里泽的名誉》 211 特藏品《三国演义》 213 仿真画集 215 直面生活 217 寻求人生 219 诗代应联另类书写 220 诗·对联(30句) 221 天问·雪 238 以禅入诗 240 附录241 头条 AI:吴士余 后 记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