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成立,标志着全球可持续披露准则进入新阶段。本书深入剖析ISSB的成就与挑战,探讨其与欧盟、美国等区域准则的竞合关系,并提出中国参与国际准则制定的策略:博采众长、立足国情、分步推进,以增强国际规则话语权。 书中聚焦ESG信息披露的核心数据,分析全球ESG数据生态的复杂性,提出构建数据供应链与数据价值链的治理体系,强调标准建设与技术创新并重。通过中国建筑与奥瑞金的案例,揭示数据治理对企业提升ESG绩效与塑造竞争优势的关键作用。 本书还突破传统财务视角,探索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同度量,分析国际影响力估值基金会(IFVI)的方法论,并通过案例解析,为连接微观企业行为与宏观可持续目标提供思路。同时,研究可持续信息鉴证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发现经鉴证的可持续信息可显著降低H股折价幅度,为监管与企业策略优化提供依据。 最后,通过多维度实证研究,验证ESG表现对公司估值的积极影响,为ESG从合规成本向战略资产转型提供理论支撑。本书为政策制定者、企业高管、财务与ESG专业人士、学者及投资者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参考,助力各方在可持续发展时代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靳庆鲁,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教授。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教育B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为国,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国际影响力估值基金会理事。曾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兼会计部主任和国际部主任,中国第一位、亚洲第二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5)。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校庆时,被评十大杰出校友之一(2017)。 薛爽,管理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财政部会计名家、教育B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等称号;财政部首届可持续披露准则咨询专家;中国审计学会理事;上海市财务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公司财务、会计与审计等。完成多项国家级课题,在国内外一流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饶艳超,管理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部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信息化研究中心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应用研究中心执行主管,会计与财务实验室主任。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和企业委托课题。 黄俊,管理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受聘财政部宏观研究人才库专家。研究领域为公司财务、公司治理,在国内外一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级课题多项。
第一章 ISSB 可持续披露准则评估与对策/ 007 第一节 引言 /007 第二节 对IFRS 基金会和ISSB 工作的正面评价 /007 第三节 IFRS 基金会和ISSB 可能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007 第四节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007 参考文献 /007 第二章 ESG 信息披露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治理研究/ 007 第一节 引言 /007 第二节 文献综述 /007 第三节 ESG 信息披露的数据标准建设和数据治理现状 /007 第四节 数据标准和数据治理问题分析 /007 第五节 基于ESG 数据供应链和数据价值链的解决方案 /007 第六节 研究结论 /007 参考文献 /007 第三章 影响力核算方法论/ 007 第一节 影响力核算: 连接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益探索 /007 第二节 IFVI 影响力核算: 《一般方法论2 号》 /007 第三节 国际影响力估值基金会方法论: 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核算 /007 第四节 国际影响力估值基金会方法论: 员工工资影响的核算 /007 参考文献 /007 第四章 可持续信息鉴证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H 股折价的证据/ 007 第一节 引言 /007 第二节 可持续信息鉴证现状、理论分析及假说发展 /007 第三节 研究设计 /007 第四节 实证结果 /007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007 参考文献 /007 第五章 企业ESG 表现的价值效应研究/ 007 第一节 引言 /007 第二节 制度、实践与文献 /007 第三节 ESG 价值效应的案例分析 /007 第四节 价值创造视角下ESG 表现与企业估值 /007 第五节 风险管理视角下ESG 表现与企业估值 /007 第六节 投资者关注视角下ESG 表现与企业估值 /007 参考文献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