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我国自古以来水旱灾害频繁,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业大国的基础事业意义重大。云贵地区民族众多,地质地貌复杂,喀斯特地貌发育较为典型,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农田水利建设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书稿为论文集,研究主要聚焦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包括云贵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工程质量管理、水土保持等。书稿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应用研究,对于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云贵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云贵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为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兼具史料价值与实践参考意义,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李安峰,山东莒南人,1984年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贵州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地方实践推动高端智库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新中国水利史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地厅级项目多项,在《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2部,兼任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党史学会理事等。
目 录
云南篇
口述史学在当代中国农田水利史研究中的应用
1957年冬全国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兴起缘由透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农田水利建设中的民工劳动与日常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农田水利建设中的民工伤亡抚恤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移民安置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工程管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历程与经验
集体化时期昆明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工效运动(19571960年)
昆明农田水利建设评析(19571960年)
昆明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移民和伤亡抚恤问题(19571960年)
昆明地方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19571960年)
典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
以松华坝水库、车木河水库和英雄大沟为例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服务地位与建议
贵州篇
生态文明视野下贵州水文化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与管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农田水利建设论析
关于加强贵州省水利建设的思考
贵州农田水利建设论析(19571960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移民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
生态治理:贵州水土保持工作研究(19501965年)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贵州省水轮泵歼灭战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