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智能化司法的责任问题研究

 智能化司法的责任问题研究

定  价:49 元

  • 作者:刘妍
  • 出版时间:2025/7/1
  • ISBN:9787576420654
  • 出 版 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大32开
  • 商品库位:
9
7
4
8
2
7
0
5
6
7
5
6
4

本文旨在以责任视角研究智能化司法问题,通过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司法领域的责任转型及问题的研究,提出了面向智能化司法的责任范式构想。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 对智能化司法进行内涵厘定与系统剖析,进一步提出司法领域内AI司法与司法AI两种方向。前者是指由智能技术产生的新型法律关系与程序秩序;后者主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法律数字化以解决实践问题。在融合二者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AI司法与司法AI的中间道路:智能化司法。明确了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必须坚持以司法为中心。
第二章 考察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司法责任的变革。理清司法责任概念对于实现司法公正、促进社会正义、避免责任推诿具有重要价值,司法责任主要由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类型构成。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传统司法责任领域将产生诸多冲击,产生了责任主体的多元性、责任内容的复合性、追责制度的混同性等诸多问题。同时,也对责任领域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以技术理性约束了司法任意性,消解司法不确定性,助力司法公开,对提高诉讼效率具有实效。当下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形成科技与法律互动的司法秩序,改变传统的司法责任方式,同时冲击现有的司法责任认定规则。
第三章 从智能化司法决策过程出发,考察了智能化司法决策的运行问题。当前人工智能决策主要应用在数据检索与风险评估、预测性执法与矫治和数字证据提取与判定领域,智能化司法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司法歧视、技术黑箱、机械裁判等问题。司法智能化过程中的技术依赖性,可能冲击权力专属原则,引发监管与追责难题。智能化司法决策的主体合法性、权力来源合法性能够有效保障司法权力的运行。从智能化司法决策的权力起点、权力过程、权力效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厘定技术嵌入司法决策领域的责任边界。
第四章 主要探讨了智能化司法的责任伦理问题。首先,从智能化司法责任伦理的内涵出发,辨析了伦理与技术伦理、司法责任伦理与智能化司法的责任伦理相关概念,并指明智能化司法责任伦理具有相较于一般责任伦理的特殊性。其次,厘清了智能化司法的技术逻辑内涵与特征。再次,指明智能化司法的责任伦理具有特殊性,情理与法理互融是关键特色,以智能技术为资源服务于司法场域是其根本目标。最后,提出了构建智能化司法的责任伦理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立场性原则,要理性审视技术的中立,立足于当下技术发展背景进行科学的责任制度构建。二是坚持主体性框架,明确智能化司法的司法主体地位的动摇边界,要加强对司法主体地位动摇的风险调控。三是多重控制原则,通过法律控制与技术控制伦理与道德控制的互补作用,降低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风险,化解智能技术司法应用中的机械和歧视问题。
第五章 主要探讨了面向人工智能的司法责任范式。第一,构建面向人工智能的司法责任观,理性看待人工智能推进司法正义的效果。第二,立足于司法人工智能的部署、设计、审查、运行的全流程,建立司法数据的全流程责任监管体系,确立由算法系统部署责任算法运行保障责任算法运行结果责任构成的算法责任体系。第三,对智能化司法的责任主体进行厘定,机器责任的落脚点是人,智能化司法的责任承担主体为技术人员、系统部署者、一线办案的司法官。第四,智能化司法问责体系的构建应当在传统司法问责体系上进行优化,兼顾智能化司法多元化特色,为技术人员与司法人员预留必要的容错空间,同时厘清智能化司法的责任划分与承担方式。第五,配套责任制度的完善建议,完善智能化司法的数据保障制度,以程序制约技术越位,建立多维度的责任监管框架,构建智能化司法的技术风险防控体系,等等。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