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先贤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是即使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仍能展现中国古典文学魅力的艺术结晶。
许多孩子在牙牙学语阶段,已经开始诵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便是从这里开始的。自小,我们就接触诗歌:学龄前,诗歌是语言启蒙读物;上学后,诗歌是语文科目
中的重要学习内容。
中国的诗歌,可以唐诗为典型代表,但唐诗绝不是平地拔起的孤峰。往前看,早在远古时期,诗歌就开始在中华先民的生活与生产中悄悄萌芽;往后看,不仅有宋诗与唐诗双峰并峙,而且有宋词的别是一家;再往后,元朝散曲的出现使人们从此有了诗词曲的整体概念,而明清时期围绕着学唐诗还是学宋诗形成的唐宋诗之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诗美理想的持续追求,更何况,清代一向被称为词的复兴时代。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现代思潮,中国诗歌打破古典传统而追求自由抒写,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白话诗。
总之,我们编撰这本《千年文脉:100 首古诗里的中国诗歌史》,就是为了让读者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书以通观古今的眼光选编了从先秦到清代100 首重要而经典的诗歌。选篇兼顾普及性与学术性,尽量选用大众耳熟能详之作来串起诗歌史,同时也收录了部分相对冷门但却在诗歌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如南朝诗人谢朓的代表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该诗虽不如李杜诗篇那样广为人知,但却见证着山水诗在谢灵运之后的渐趋成熟。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夯实已知、拓展新知的学习规律,又能客观立体地呈现中国诗歌的演变轨迹。书中每首诗下均设有字词注释诗歌鉴赏以诗观史三大板块。字词注释帮助我们破除阅读古诗的语言障碍;诗歌鉴赏帮助我们整体领略诗歌之美,读懂诗歌的言内之义与言外之境;以诗观史则把每首诗作为观察诗歌发展演变的眼睛,分析每首诗在诗歌史上的作用与地位。在一些重要的诗篇或诗群之前,我们还插入了诗史
时刻,如《 诗经》《 楚辞》汉乐府李杜等,有点有面地介绍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光时刻。
除了文字内容,本书的插图也很值得一看。本着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宗旨,我们在为每一首古诗创作插图时,都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力求还原古诗表现的意境,图中不同朝代的服饰、器物等也尽量贴近对应的时代。考虑到现在人们对某些标志性建筑的既有印象,我们选择以现存的建筑外观作为参考,以免扰乱大家的认知。
本书汇编了100 首诗歌,却又不止于这100 首诗歌。这100 首诗歌的时间线,能帮助我们串联起诗歌发展的历时嬗变与各时代各诗歌群的共时特点,了解中国古诗的发展概况。
亲爱的读者朋友,让我们一起诵读欣赏经典诗歌,学习积累文史通识,读懂诗意中国的千年文脉,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息脉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