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引言 法律认同的当代思索
一、本书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创新
三、研究方法的说明
四、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法律认同的基础理论
一、静态层面的法律认同
(一)法律认同的概念界定
1认同的词源与释义
2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
(二)法律认同的内核剖析
1法律认同的内涵
2法律认同的特点
二、动态层面的法律认同
(一)法律认同的内生机制
1法律知识的获取
2内心评价的形成
3法律情感的培养
4法律认同的产生
(二)法律认同的实践价值
1法律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
2法律权威确立的先决条件
3法制走向法治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法律认同的历史缘起
一、律法与情感的互融
(一)法自天出
1神权政治下的法律
2神灵的悄然隐身
(二)礼法合一与法的认同
1天德礼的转化
2情理法的三位一体
二、国法与家规的混同
(一)家国同构
1家国合一
2政与教的混同
(二)家国一体与法的认同
1臣民意识
2父母官与乡绅
三、法律与实效的亲和
(一)实用理性
1报应文化
2农耕经济
(二)实用理性与法的认同
1崇实与尚行
2实用理性的法律
第三章 法律认同的现实困惑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论争
(一)儒家意识形态共同体的演化
1儒家意识形态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2儒家意识形态共同体的解体和重构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冲击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
2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
二、多元法律文化的博弈
(一)西化精英的水土不服
1法律精英的西化
2谁的法律?
(二)他者眼光的乡土遭遇
1大小传统的现代疏离
2被重新阐述的法律
三、传统实用理性的异化
(一)实用理性的铁笼
1实用理性的异化
2迎法下乡的出现
(二)无需法律的秩序
1用不起不会用也不想用的法律
2规避法律、私力救济与弱者的武器
第四章 法律认同的重拾路径
一、法律认同重拾的制度基础
(一)解构现代法律的真相
1碎片化的法律认知带来想象的法律
2基于法律的想象产生的偏见
(二)建构融合想象的法律
1宏观层面上民族伦理性的尊重
2微观层面下地方性知识的纳入
二、法律认同重拾的行动逻辑
(一)理性对待众声喧哗
1众声喧哗不是民意
2商谈可接受的法律
(二)实现表达与实践的统一
1正视法律表达与司法实践的脱节
2适用法治思维理性开展法律解释
结语 法律认同的当代传承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司法行为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关于规范基层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使用方言的调查问卷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