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单位犯罪归责为核心命题,贯穿六章内容,层层递进展开。我们期望,通过本书的探讨,能够为理论界深化单位犯罪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实务界破解司法难题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助力中国特色刑法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单位犯罪归责研究》是一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法学力作。本书以单位犯罪的归责机理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法人犯罪理论的学术脉络,立足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全面回应了单位犯罪领域长期存在的理论争议与实务难题。
本书并未停留于理论思辨,而是直面我国单位犯罪司法认定中的结构性矛盾与功能性障碍,结合判例与司法解释,对定罪量刑标准、单位过失责任等实务痛点进行了细致分析,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一章 单位犯罪概述
第一节 单位犯罪概念
一、单位犯罪概念的学术之争
二、单位犯罪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我国单位犯罪的现状与立场
一、我国单位犯罪的现状
二、我国单位犯罪的立场
第二章 国外法人犯罪理论介评
第一节 严格责任模式
第二节 个人责任模式
一、替代责任理论
二、雇主责任论
三、同一视论
第三节 组织责任模式
一、法人预防过错说
二、法人反应过错说
三、法人文化说
四、推定的法人过错说
五、三元框架说
六、法人合规计划辩护事由说
七、法人共犯说
第四节 其他责任理论
一、法人刑事责任否定论
二、法人刑事责任限制论
三、法人刑事责任肯定论
第三章 我国单位犯罪理论回顾与分析
第一节 历史回顾
一、单位犯罪否定阶段
二、单位犯罪法条化阶段
三、单位犯罪法典化阶段
第二节 理论述评
一、人格化系统责任论
二、连带责任论
三、规范的双重证明理论
四、复合主体责任相关理论
五、单位固有的刑事责任论
第四章 单位犯罪的刑事归责基础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责任本质
一、道义责任论
二、社会责任论
三、规范责任论
四、功能责任论
第二节 单位犯罪归责理论的结构性矛盾与实践困境
一、归责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二、规范建构的体系性缺陷
三、司法规制的功能性障碍
第五章 单位犯罪归责原则重构
第一节 个人责任模式的缺陷及其评判
一、预防机制失效:单位犯罪惩治的规范失灵
二、体系封闭性桎梏:评价维度与规范效力的割裂
第二节 组织责任模式的理论突破与实践路径
一、主体资格重构:单位独立意志的规范证成
二、罪过认定范式转型:从事实判断到规范评价
三、行为要件革新:组织体行为与个体行为的二元分离
第三节 单位固有责任论的理论证成与制度建构
一、归责模式演进:组织责任的创新
二、构成要件重构:从主体依附到独立责任体系
三、主体论范式转换: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组织体定位
四、责任基础拓展:社会罪责观的提倡
第六章 单位犯罪过失责任研究
第一节 我国单位犯罪过失责任理论的论争
一、单位过失犯罪否定论与肯定论
二、论争的质疑与辩正肯定论的确立
第二节 单位犯罪过失责任的教义学重塑
一、监督过失的规范定位与功能诠释
二、风险分配与规范保护目的的演进
第三节 单位犯罪过失责任的判断标准
一、主体范围界定:监督地位的规范识别
二、义务体系建构:监督义务的教义学展开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