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for adolescents,DBT-A)是国际公认且经临床证实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它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极具临床挑战性的青少年多重严重情绪与行为问题,如严重情绪失调、自杀行为、反复自伤行为、冲动控制问题、严重焦虑与抑郁、进食障碍、游戏与物质成瘾,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等。此外,它也可用于帮助面临情绪管理困扰(如愤怒失控)、人际关系冲突(如频繁的关系破裂)或自我认同问题(如情绪、目标和价值观的自我意识受损)的青少年。
《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技能手册》不但介绍了DBT-A技能训练的结构和治疗策略,更为临床心理工作者向青少年及其家长传授DBT-A的五大技能领域(正念、痛苦忍受、走在中道上、情绪调节和人际效能)提供了会谈大纲、教学笔记、逐字示例、家庭作业以及86份可复制的讲义,极具临床实用性。
《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技能手册》由深耕DBT领域、培训过数千名专业工作者的米勒教授与拉图斯教授倾力打造。他们不仅为DBT-A(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提供了清晰定义,更完整呈现了专为治疗青少年情绪行为难题量身定制的实操百宝箱,细节之处尽显作者匠心。
青春期情绪风暴、人际压力、学业压力、家庭冲突以及同一性危机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严重情绪失调乃至冲动自伤等风险行为,他们所面临的危机也深刻影响着家庭、学校、医疗保健系统乃至整个社会。许许多多的家庭在青春期风暴中苦苦挣扎,亟需有效方案。DBT-A以其扎实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以及对严重情绪困扰、自杀自伤风险及边缘型人格障碍等问题的卓越疗效,赢得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与应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及其家庭因此走出了阴霾,重拾对生活的掌控力,拥抱值得过的人生。
对于DBT-A初学者及在医院、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应用者而言,本书将是一份巨大的惊喜。它提供了清晰的临床实践指引,帮助治疗师循序渐进地引导青少年及其家长,系统掌握DBT-A专为青少年家庭改编与原创的五大核心技能。美国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的艾伦·E. 弗鲁泽蒂(Alan E. Fruzzetti)博士高度评价道??书中的技能描述、练习、讨论要点及课后作业,深刻体现了作者对青少年发展问题与家长需求的深度理解。技能融入日常生活情境,通俗易懂,令本手册极具实用性。美国哈佛医学院麦克莱恩医院3East DBT项目医疗主任布莱兹·阿吉雷(Blaise Aguirre)博士也盛赞:本书为将DBT技能应用于复杂多样的青少年适应不良行为,提供了易于理解的指导。其讲解力求效用最大化,术语力求最小化,堪称迄今为止面向青少年工作者最全面的DBT治疗手册。
更进一步:若想致力于深入攻克高风险青少年群体的治疗难题,千万不要错过米勒、拉图斯与DBT创始人玛莎·莱恩汉合著的姐妹篇《自杀倾向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翻译进行中,敬请期待)。两书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玛莎·M.莱恩汉所创立的辩证行为治疗(Linehan,Armstrong,Suarez,Allmon,& Heard,1991;Linehan,1993a,1993b)彻底改变了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正念和接受等概念已经渗透进行为方法中。她为治疗情绪和行为失调的复杂问题而开?的这套技术为许多之前被治疗师拒之门外的来访者带来了富有同情心的治疗方式。
莱恩汉最初是为有自杀或自伤行为的高自杀风险来访者而开发这套治疗方法的。她的研究采用迭代方法,不断发展,系统地针对出现的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接受辩证行为治疗的患者缺乏某些能力的问题,莱恩汉开发了一套标准化的技能模块,教来访者如何调节情绪、识别内心状态、集中注意力、忍受痛苦,以及发展和保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为了解决治疗师在管理危机时无法教授新的技能行为的问题,莱恩汉认为,有必要将技能训练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模式。莱恩汉将辩证行为治疗设计为一个综合治疗方案,不仅包括团体技能训练,还包括个体治疗、会谈外电话辅导和治疗师同行间咨询(Linehan,1993a,1993b)。
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开始在美国贫民区的门诊将辩证行为治疗应用于有自杀倾向且有多重问题的青少年及其家庭,并使用莱恩汉编写的原版技能训练手册(Linehan,1993b)。我们认识到许多青少年及其家长在阅读和理解材料方面有困难。然而,在完整使用该方案之前,我们并不愿对它进行调整。所以我们按照原样对成人手册进行了试点测试,测试对象是青少年患者及其照护者,以便在做出任何修改之前获取临床信息。
为青少年调整成人技能训练手册
直接参与者的反馈,加上我们的临床观察,为我们对成人手册的初步修改提供了信息(Miller,Rathus,Linehan,Wetzler,& Leigh,1997)。我们之后继续做出了微小的修改,这些都体现在我们于2007年出版的《自杀倾向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Miller,Rathus,& Linehan,2007)一书和本书中。
我们仅在必要时进行修改,同时保留了辩证行为治疗的基本要素,例如,它的辩证基础、关于障碍的生物社会理论、功能、假设、目标、改变程序、治疗策略(如核心策略、辩证策略、风格化策略和个案管理策略)及其技能。我们保留了莱恩汉原版辩证行为治疗技能中的几乎所有内容,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我们没有依据来判断哪些技能是非必要的;(2)每位来访者对于哪些技能最有帮助的看法都是独特的,因此我们认为接触所有技能是有帮助的;
(3)虽然我们不期望来访者在技能训练团体中就掌握这些技能,但他们有机会通过完成家庭作业和回顾作业加以练习,并通过个体治疗中的问题解决和电话辅导等途径掌握这些技能;
(4)来访者有机会通过重复学习技能模块,或参加第二章描述的毕业生团体,进一步巩固这些技能。
这种忠于原著的做法当然要求从事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的临床工作者真正理解辩证行为治疗,并且不要将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误认为是辩证行为治疗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在2007年与莱恩汉合著的书(Miller et al.,2007)中,我们既基于自己对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也遵循了莱恩汉最初开发的治疗方法。
我们在调整治疗方法时,充分考虑了青少年的固有特征(他们在情感和认知发展水平上与成年来访者不同),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他们绝大多数在学校上学,与家人同住并依赖家人进行日常活动,包括接受心理治疗)。因此,我们既考虑了与青少年发展相关的目标,也考虑了以家庭为基础的目标,还考虑了他们在认知加工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差异、特有的问题,以及与他们所处环境(如他们的照护者)相关的干预措施。我们确定了改善青少年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如逃学)和青少年家庭的次要治疗目标,强调了适合青少年的治疗互动,并增加了对环境干预的使用。后者意味着通过提供必要的家庭会谈或养育技能训练会谈,以及让家长参与技能训练,从而将家长纳入治疗。在家长参与技能训练时,我们增加了一个名为走在中道上技能的基于家庭的模块。此外,我们考虑到青少年在认知加工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差异,修改了原版技能材料的语言和表现形式,以便他们理解和接受起来更容易。具体的调整包括:(1)稍微减少了一些内容;(2)对单张讲义上的信息量有所限制;(3)简化讲义上的语言,以适应阅读能力不足的患者和家长(如有学习障碍者或非英语母语者,阅读水平为中学或以下水平);(4)调整讲义和教学笔记中的教学故事、练习和示例,从而在语言和内容上适合青少年群体;(5)增加了插图和表,改变了字体,使讲义对容易分心、情绪调节能力差的青少年来说更加直观且富有吸引力;(6)增加了一个名为走在中道上技能的模块,以解决与青少年和家庭合作时出现的突出问题,如两极化冲突、行为极端、不认可和无效的行为改变策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走在中道上技能模块教授以下内容:(1)辩证法原则和青少年家庭辩证困境,以减少极端思维和行为,并增强换位思考的能力(观点采择能力);(2)认可技能;(3)改变行为/学习原则,以及改变自身或他人行为的策略。我们相信,通过这些调整,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向青少年群体传授莱恩汉的辩证行为治疗技能。
本手册中的其他技能
除了原版辩证行为治疗技能(Linehan,1993a)和我们在2007年的书中引入的走在中道上技能(Miller et al.,2007),本书还包含了几项额外的技能。以下讲义基于莱恩汉最近修订的技能手册(Linehan,2015a;Linehan,2015b):痛苦忍受讲义11:危机生存技能用改变身体的化学反应技能管理极端情绪情绪调节讲义15:建立掌控感和提前应对,以及情绪调节讲义19:核对事实和问题解决。情绪调节讲义13:智慧心念价值观和优先项清单也是根据莱恩汉修订后的技能手册制作的。迄今为止,除了提前应对外,这些技能尚未被纳入青少年研究试验。
本手册原创的是情绪调节讲义11:家庭愉快活动清单。该讲义扩展了短期积累积极情绪的情绪调节技能,以解决我们在许多寻求辩证行为治疗的家庭中观察到的积极互动不足的问题。我们还为情绪调节中的PLEASE技能提供了两份补充讲义,为那些需要更深入了解如何管理饮食(见情绪调节讲义16a:食物与你的情绪)和睡眠(见情绪调节讲义16b:最好的休息方法12条改善睡眠的建议)的人提供帮助。我们还在走在中道上技能模块中扩展了认可技能,正式纳入了自我认可(见走在中道上讲义10:如何认可自己?)。这是辩证行为治疗中的次要治疗目标,也是青少年常常缺乏的一项技能。最后,在人际效能技能模块中,我们增加了可选的THINK技能。我们基于克里克和道奇(Crick & Dodge,1994)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开发了这项技能,因为我们注意到青少年及其家庭常常对别人的意图做出最坏的假设,并且需要在观点采择方面获得更多帮助。THINK技能不是标准辩证行为治疗的一部分,至今尚未在任何临床试验中使用过。
我们针对青少年所调整的技能方案是作为一套全面的辩证行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而设计的,该治疗方案在《自杀倾向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Miller et al.,2007)中有详细描述。本技能手册可以作为该书的配套材料。不过,自那以后,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发现,辩证行为治疗及所授技能适用于更广泛的青少年群体,其中的许多人从未有过自杀念头(见Groves,Backer,van den Bosch,& Miller,2012)。因此,对于表现出情绪与行为失调的青少年,无论其具体诊断结果是什么,或伴随何种行为问题,临床工作者均可参考本手册进行治疗。
我们为青少年调整的技能讲义正在多个研究领域中使用,世界各地的许多临床环境都在使用这些材料的某些版本。本手册的出版使这些材料更加普及,同时提供了团体管理策略和技能教学笔记,以帮助从事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技能训练的训练师。我们还相信,建立一套标准化和可复制的材料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加强对忠实于辩证行为治疗的资料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并减少对青少年资料的零散应用或重复开发。
在本书中,我们交替使用家庭成员家长照护者这几个术语。我们的青少年来访者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青少年与父母或继父母一起生活,有些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一起生活,有些在寄养家庭或集体环境中生活。因此,一些青少年会邀请非传统的照护者参与他们的治疗。
我们希望本书中关于青少年及其家庭技能训练的深入介绍能帮助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改善那些饱受情绪和行为失调之苦并在其中不断挣扎的青少年的生活。
作者简介
吉尔·H.拉图斯(Jill H. Rathus)
博士,美国长岛大学波斯特校区心理学教授,负责辩证行为治疗科学家-从业者培训项目;同时为美国认知行为联合诊所(Cognitive Behavioral Associates)的联席总监和联合创始人。她致力于辩证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自杀问题、婚姻困扰、亲密伴侣暴力、焦虑症及其评估等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并在这些领域发表了众多文章。此外,她还积极致力于在国际范围内培训心理健康专业人员。
亚历克·L.米勒(Alec L. Miller)
博士,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蒙蒂菲奥里医学中心临床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临床教授,曾任该中心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系主任及青少年抑郁和自杀项目主任;同时为美国认知和行为顾问有限责任合伙公司(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Consultants, LLP.)的联合创始人。他在辩证行为治疗、青少年自杀、儿童期虐待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等方面发表了大量文章,并培训了数千名从事辩证行为治疗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他是美国心理学协会临床心理学分会(第十二分会)以及临床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分会(第五十三分会)的会士。
主译者简介
刘真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中级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22-443),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儿童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马昌明皓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心理治疗师。
朱卓影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美国纽约州认证心理学家;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讲师、中国辩证行为治疗学组成员,担任多项中美辩证行为治疗培训材料主审、现场翻译;曾主译《DBT情绪调节手册》《告别情绪性进食的DBT方法》等多部专业书籍;现私人执业。
审校者简介
程文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主任。
第1部分 辩证行为治疗技能训练的结构和策略
第1章 辩证行为治疗与技能训练导论
第二章 辩证行为治疗技能训练的结构
第三章 管理技能训练团体会谈
第四章 辩证行为治疗技能训练的艺术
平衡辩证行为治疗策略与管理辩证张力
第二部分 技能训练模块
第五章 对多家庭技能训练团体的导入
第六章 正念技能
第七章 痛苦忍受技能
第八章 走在中道上技能
第九章 情绪调节技能
第十章 人际效能技能
第三部分 技能训练讲义
导入讲义
正念讲义
痛苦忍受讲义
走在中道上讲义
情绪调节讲义
人际效能讲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