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学术研究是有规矩的。踏入研究领域,自己因不太懂得学术研究的规矩,难免
会受到别人的批评。面对这些批评,自己更多的时候是感到困惑不解的,不知自己
错在何处、为什么错了。记得当老师指出在本研究主要解决教学是什么? 为什么?
如何做? 等问题中,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后不能用问号时,自己当时就想
不明白,等问题前明明是各种问题,为什么不能用问号;当老师说教师有三种
类型:职业型、事业型与志业型表述不准确时,自己当时也不太清楚准确的表述
是什么样的。当然,这些是学术表达的细枝末节的问题,纵然自己现在对这些问题
仍未彻底搞明白、想清楚,对学术研究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但倘若研究生在选题、
文献阅读、开题报告撰写与学位论文写作中秉持一种日常的理解,犯价值论、认识
论或方法论上的错误而浑然不知,那么轻者会造成劳而无功的重新选题、阅读的文
献难以派上用场,重者则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写不出合格的学位论文,最终不能
按时毕业甚至拿不到学位。那么,从学位论文写作来看,学术研究到底有哪些规
矩? 在学术研究中,研究生面临着哪些困惑? 作为导师,该如何指导研究生写好学
位论文?
正是带着上述问题,直面研究生在选题、文献阅读、开题报告撰写与学位论文
写作中所遭遇的困惑,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分专题进行思考与研究,才有了现在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内容。比如,就开题报告而言,自己先是揭示了研究生开题报告
撰写的三个误区,但发现即使告知研究生开题报告撰写存在着三个误区,有些
研究生在写开题报告时,也难以避免陷入其中,于是又从正面阐述了研究生开题报
告问题空间的建构。即使如此,阅读每年研究生提交的开题报告时,仍能发现其
中存在着偏差或错误,进而反躬自问,或许是自己未能写清楚开题报告撰写的要
领,故又写了开题报告的三题模型。值得庆幸的是,自己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写
2 学位论文写作
作的思考,大多曾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得以公开发表。诸如《学位论文选题的自我追
问与确证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4);《研究生叙
事写作的方法论反思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0);
《研究生思辨写作的内在逻辑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7);《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问题空间的建构》,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9);《研究生个案写作的方法论反思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2019(5);《研究生实证论文写作的进阶之路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走出开题报告撰写的三个误区一种教育学的
视角》,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学位论文核心概念界定的偏差与矫
正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6);《阅读的知识创新
之维》,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教育学学位论文的目录检视》,载《中
国研究生》,2015(4);《形式完美背后的贫困对教育学科学位论文绪论的思
考》,载《中国研究生》,2013(10);《文献综述的逆向求证与顺向表达以教育学
学位论文考 察 为 中 心》,载 《中 国 研 究 生》,2020(3);《主 编 编 织抑 或 问 题 先
导对教育学科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思考》,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3);
《学位论文摘要撰写偏差的案例分析一种教育学视角》,载《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1)等。
的确,人做事大多要经历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出现
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或错误,也很正常。但事先知道学位论文写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
或错误,明了其缘由,再有针对性地避免,无疑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试错,少走一
些弯路。带着此想法,将自己对有关学位论文写作的思考汇聚成书,以便研究生在
遭遇有关困惑时能有所参照、有所警醒,少犯些不应有的错误。由于本书是在单篇
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因此,阅读本书时既可以通读,也可以针对某问
题进行专题阅读。当下,本科生的学位论文也逐渐受到重视,且学位论文写作具有
相同的学理。从此意义上说,本书虽主要以研究生为写作对象,以教育学为写作视
域,但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也不妨将本书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