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研究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著作,按照体例分为绪论、上编和下编。其中绪论探讨了有关中国民族关系史的若干理论问题。上编系统梳理了魏晋时期北方诸族的内徙及西北各族的关系、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诸族所建政权及其相互关系、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关系,并综合讨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经济、文化以及各族的迁徙与融合等问题。下编对西北诸族与隋朝关系、唐朝西北诸族及其与唐朝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研究,并深入阐释了隋唐时期西北民族的特点。附录为本书初版后的两篇书评。另附有名词索引。
所谓欧亚指内陆欧亚(Central Eurasia)。这是一个地理范畴,大致包括东北亚、北亚、中亚和东中欧。这一广袤地区的中央是一片大草原。在古代,由于游牧部族的活动,内陆欧亚各部(包括其周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内陆欧亚常常被研究者视作一个整体。
由于内陆欧亚研究难度大,早期的研究者要克服的障碍往往多于其他学科。本套丛书选择若干较优秀、尤急需者,请作者修订重印。这些原来分属各传统领域的著作(专著、资料、译作等)在欧亚的名义下汇聚在一起,有利于读者和研究者视野的开拓。
本书是一部研究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著作,按照体例分为绪论、上编和下编。其中绪论探讨了有关中国民族关系史的若干问题。上编系统梳理了魏晋时期北方诸族的内徙及西北各族的关系、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诸族所建政权及其相互关系、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关系,并综合讨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经济、文化以及各族的迁徙与融合等问题。下编对西北诸族与隋朝关系、唐朝西北诸族及其与唐朝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研究,并深入阐释了隋唐时期西北民族的特点。附录为本书初版后的两篇书评。另附有名词索引。
周伟洲(1940 ),广东开平人。师从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马长寿教授。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陕西省博物馆、西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任职。现为西北大学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荣誉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以及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首届社科名家称号。兼任中国教yu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学部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名誉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顾问等。
绪论
上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北民族关系
第一章 魏晋时北方诸族的内徙及西北各族的关系
一、东汉末年以来北方诸族的内徙及西北民族分布格局的变化
二、曹魏对西北诸族的统治
三、西晋对西北诸族的统治及各族人民的反抗
第二章 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诸族所建政权及其相互关系(上)
一、十六国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的特点
二、前凉与前赵
三、前秦与西北诸族
第三章 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诸族所建政权及其相互关系(下)
一、后秦与夏国
二、南凉、西秦与吐谷浑
三、后凉、北凉与西凉
四、十六国时期的仇池国和西域诸城郭国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关系
一、北朝诸政权对西北诸族的统治
二、柔然、高车在西北地区的活动及其与西北诸族的关系
三、羌、浑与仇池国
四、南北朝时的西域诸国
五、突厥的兴起及其与北朝的关系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西北诸族与内地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西北诸族在中西陆路交通上的作用
三、西北诸族与佛教的传播
四、西北诸族开发建设大西北所作的贡献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各族的迁徙与融合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诸族的迁徙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
下编 隋唐时期的西北民族关系
第一章 西北诸族与隋朝
一、突厥、铁勒与隋朝
二、西北诸族与隋朝
第二章 唐前期西北诸族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一、突厥与唐朝
二、吐谷浑、党项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三、吐蕃与唐朝
第三章 唐后期的西北民族关系
一、吐蕃对河陇诸族的统治及归义军前期的西北诸族
二、回鹘与西北诸族
三、安史之乱后西北的吐谷浑、党项和沙陀
四、回鹘与吐蕃对西域的争夺
第四章 隋唐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的特点
一、长期的政治统一和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西北民族经济关系发展的特点
三、西北诸族与光辉灿烂的唐代文化
四、西北诸族的民族融合趋势和特点
附录一 陈连开: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一部佳作――评《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附录二 马驰:评《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