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时代的基层治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特定的地方基层社会治理传统,枫桥经验的诞生正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共性与浙东地方社会文化之个性的交织、古代地方治理传统与现代化基层治理制度创新的辩证统一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枫桥经验的观念渊源与制度脉络,本书以聚焦主题、点面结合、古籍为主等为原则,对呈现枫桥经验文化源流、浙东地区学术理论的相关原始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与分析,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演进脉络、浙东地区地方治理的独特实践,以及传统治理智慧与现代枫桥经验的内在联结,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治理理念在当代基层治理实践中的传承与转化逻辑。
本书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地方差异的共同性内涵与在浙东具体呈现出的个性化特质两条脉络,追溯枫桥经验的文化源流与制度传统,由此揭示枫桥经验之所以诞生的内在理路及其精神内核。
★以中华传统文化共性与浙东地域文化个性的交织为脉络,深度解析枫桥经验诞生的文化根脉与内在逻辑。
★遵循聚焦主题、点面结合原则,系统搜集儒家经典、正史、地方志、族谱、碑刻等原始资料,为相关研究提供兼具覆盖面与针对性的史料线索。
★以治理文化精粹及其传承创新系统总结枫桥经验的观念渊源与制度传统,实现从史料整理到理论提炼的升华,为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延续性与时代创新性提供启示。
本辑史料辑录的目的,主要是搜集、梳理枫桥经验的观念渊源与地方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传统,带有较强的服务于特定研究的理论目的。一般来说,档案史料辑录的用途及读者面向对辑录原则与编辑方法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些带有考证特定事实或文献源流变迁的资料辑录工作较为注重原始资料的搜集、辨别、整理及释读等,而那些服务于特定理论研究工作的资料辑录则主要是利用文献学研究的既有成果。本辑档案史料的辑录工作就属于后一种,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编选既有的文献成果,以服务于人们深入了解和进一步发展枫桥经验的理论和实践需要。
本辑史料辑录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条:第一,聚焦主题,选择典型内容的理论文献材料,呈现枫桥经验的文化源流,呈现地方性基层社会治理的特色化制度资源。本辑档案史料的辑录范围在时间维度上极为广泛,不同历史阶段的相应文化内容及制度资源也十分丰富,全面地在本辑中呈现出来,既不可能,也不可行,聚焦主题、选择典型也就由此成了一个必要且可行的基本原则。第二,点面结合,重点辑录浙东地区的理论文献,呈现浙东学术史为枫桥经验提供的具体理论支撑作用,尤其注重搜集整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浙东学派的有关理论表述。浙东地区的学术发展,汲取了全国范围内的学术思想精华,以地域个性呈现了古代理论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既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也有着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深远影响。第三,古籍为主,兼及其他文献,如地方志、族谱、碑刻等,尽可能充分呈现枫桥经验产生的具体文化内容。因为枫桥经验的产生以劳动人民中蕴藏的传统优秀文化内容为基础,而劳动人民中蕴藏的传统优秀文化既源于典籍传承,也包含地方实践与俗文化积淀,唯有梳理与涵盖这两方面的文化渊源,才能较为完整地呈现枫桥经验产生的文化源流。
本辑文献史料辑录工作得到了诸多学界好友的鼎力支持。西北政法大学汪世荣教授、朱继萍教授,浙江大学胡铭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余钊飞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姚春敏教授,中共诸暨市委党校田胡杰主任,西安工业大学窦欢博士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支持;西北政法大学吕润平、我的研究生王凤丽、西安财经大学张宇等参与了部分文献的录入及校对工作。作为本书编者,我非常感谢上述好友的热情帮助和辛苦工作!
张师伟
2023年7月30日
导论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枫桥经验的传统文化渊源梳理
第一章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思想
1.1 先秦至隋唐: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文化源流
1.2 两宋时期重要理论家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
1.3 明代重要理论家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
1.4 清代重要理论家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
1.5 浙东古代重要理论家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
第二章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制度
2.1 中国古代重要家训家范选辑
2.2 唐宋以来重要家法族规辑录
2.3 宋明时期重要乡约文本辑录
2.4 地方碑刻中的基层社会治理
第三章 浙东地区古代基层社会治理制度
3.1 古代浙东地方重要家训家范选辑
3.2 古代浙东地方重要家法族规选辑
3.3 浙东地区方志碑刻中的基层社会治理
第四章 近代以来浙东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制度
4.1 近代以来浙东地区重要家训家规选辑
4.2 近代以来浙东地方社会组织自治章程选辑
4.3 浙东地方的红色文化传统与基层社会治理
第五章 中国古代治理文化精粹及其传承创新
5.1 中国传统政治话语中的国家起源及其政治伦理
5.2 礼、法、俗的规范融通与伦理善性中国古代制度文明的基本特点论略
5.3 中国传统贤能政治的民本价值兼论黄宗羲的君主论
5.4 中国传统行善治理想及其在现代的影响以黄宗羲的善治理论为例
参考文献
编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