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文章学研究勾连文学史、古代文论、修辞学等领域,内涵十分丰富。著名学者游国恩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多所大学里开设与文章学有关课程,留下了亲手编写的多种讲义。本书即由游宝谅女士将数种讲义汇编而成,文辞古雅、情韵幽深,读之可见先辈学人的深厚学养与文章之美。
《游国恩文章学讲义》汇集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游国恩先生在大学授课的几种自编讲义,这些课程都以古文研究为中心,把文学史、文学批评和实际的作文技巧联系起来。讲义既采用现代学术研究的视角,也有传统学术的烙印,对当今古代文学专业研究者和业余爱好者都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学问一事,见微而知著,虽片言鳞爪,却浑然一体。及今观之,札记、书信、日记等传统书写方式,更是散发出无定向、碎片化的后现代气息。钱锺书先生便将自己的读书笔记题为碎金,凸显其特殊的价值。
文丛取名碎金,意在辑零碎而显真知,并与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相映衬。丛书所录,非为诸名家正襟危坐写就的学术著作,而是其随性挥洒或点滴积累的小品文章。分为治学随笔、学林散记、日记书信与口述自传等系列,多为后人精心整理或坊问经年未见的佳作。希望这些短小而精美、灵性而深邃、言简而隽永的吉光片羽,能帮助读者领略名家学者的点滴妙悟、雅趣文字,一窥学术经典背后的丰富人生。
游国恩(18991978),字泽承,江西临川人,著名学者。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武汉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等。毕生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为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楚辞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著作有《楚辞概论》《读骚论微》。
《游国恩文史丛谈》编辑说明
唐宋文笔记(一)
古文之名
古文之起
读韩管见
读柳卮言
读欧偶记
韩文论纂
柳文论纂
碑志举要
唐宋文笔记(二)
辨奸论
读书偶得
古文之名称
读韩管见
读柳管见
读欧偶记
荆公文偶记
读三苏文偶记
披沙余录
附:文话类编
唐宋以降文讲稿
古文之兴起
古文之宗旨
总述
韩总
韩分
柳总
欧总
王总
苏总
苏文各论
苏分
曾总
文章义例讲稿
本原第一
体制第二
弊陋第三
模拟第四
修辞举例(讲稿)
(一)练字
(二)琢句
(三)分段
(四)谋篇
附1:论文艺的讽刺性
附2:论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