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有关我国第一部戏剧剧本《巾舞歌辞》(汉著名代戏剧《公莫舞》的科仪本,保存于《宋书·乐志》及《乐府诗集》中)的研究。第二,有关当代戏剧的研究,其中包括海派京剧研究、话剧及电视剧研究等;戏剧史研究,包括传世本戏剧文献及出土文物与中国戏剧史关系的研究。第三,作者在研究中,注重文献考辨与理论结合,还注意到田野调查。作者20年来培养数十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有的学生已经成为成果突出的学者。书中收录的三篇序言,反映了作者的戏剧学及戏剧教育观念。
姚小鸥,山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乐府学学会副会长。历年来在《历史研究》《哲学研究》《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献》《文学遗产》《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的演变》《诗经与楚简诗经类文献研究》《诗经译注》《吹埙奏雅录》等著作,主编《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清华简与先秦经学文献研究》。
《巾舞歌辞》校释
《公莫舞》与王国维中国戏剧成因外来说
《巾舞歌辞》研究方法辨析
《公莫巾舞歌行》考
关于《巾舞歌辞》的角色标识字问题
王国维与中国戏剧史的建构
京剧《张协状元》鬼神戏的结构功能
纸马与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土地和山神
宋元戏剧脚色体系中的孤色
扶轮考
《牡丹亭》十二花神考
河南鹤壁市上峪乡白龙庙及其戏台考察
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外色考
唐墓壁画演剧图与《踏摇娘》的戏剧表演艺术
文物图像与唐代戏剧研究的理念、材料及方法 以《唐代郜夫人墓志线刻〈踏摇娘〉演剧图》研究为
中心
《玉壶野史》生旦杂处与南戏脚色体系的形成
胡忌先生读《水云村稿》札记一则
《申报》创立与京剧在上海的早期发展
《申报》的戏曲广告与早期海派京剧
《申报》与近代上海剧场
关于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
漫谈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几个人物的塑造
配角的启示漫谈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人物造型
话剧《赵氏孤儿》(人艺版)的编导意图与舞台叙事
话剧《赵氏孤儿》(人艺版)的人物置换与主题转移
传统戏剧《赵氏孤儿》的主脑与话剧《赵氏孤儿》的戏剧发展动机
如何超越王国维 关于中国戏剧史研究的对话
戏曲文物与中国戏曲史的建构
《中国传统鬼神戏研究》序
《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禁忌现象研究》序
《电视喜剧形态研究》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