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纳赫模式》首/次深入剖析了全球并购巨头丹纳赫集团独特的成功之道。本书聚焦于丹纳赫赖以成名的两大核心能力:被誉为西方世界精益运营第/一的丹纳赫商业系统(DBS)和卓/越的战略并购与整合能力。
本书基于大量文件和数据,详细拆解了DBS的理念、工具、执行方式及其文化基因,还通过大量案例展现了丹纳赫模式的实际运作。此外,基于对管理能力、股权投资模式转型、全球化路径的判断,本书提出了丹纳赫模式在中国的适配场景,并结合丹纳赫近年布局,分析技术驱动的管理升级趋势,为读者预判行业变革提供参照。可以说,本书为中国企业提供一套穿越周期的行动纲领。
多位中国知名企业家、投资人、学者、媒体人(如方洪波、陈智胜、林利军、李勍、卫哲、李斌、吴晓波、程国慧等)在推荐序和赞誉中强调了丹纳赫模式对中国企业在管理升级、并购整合、全球化运营及穿越经济周期方面的重大启示意义,认为它是中国企业提升效率、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宝贵借鉴。
全球首/部丹纳赫模式专著:全球首/次系统解析并购之/王的成功密码,全面覆盖其管理模式DBS、并购逻辑、全球化战略及历史沿革,尤其填补了精益管理赋能式并购领域的文献空白。
丹纳赫中国区前高管专家视角深度拆解:作者团队曾在丹纳赫担任高管,涵盖业务管理、并购整合、人才发展等核心职能,提供了传统第三方研究无法企及的深度解析。
美的、复星、药明生物都在学的战略并购与DBS系统:中国众多知名企业亲身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验证了DBS的跨行业性和本土落地性。
知名企业家、投资人、学者、媒体人联袂推荐:方洪波、陈智胜、林利军、李勍、卫 哲、李斌、吴晓波等10余位各界大咖作序和赞誉,认为本书是中国企业提升效率、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宝贵借鉴。
推荐序
以丹纳赫为镜,锻造企业韧性
方洪波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丹纳赫集团用40多年的时间,从美国本土低端制造业的杠杆并购者,进化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冠军企业。丹纳赫商业系统(Danaher Business System,DBS)的精髓是常识为纲,贯彻有方(Common sense, vigorously applied)。丹纳赫集团的案例再一次证明: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把常识做到了极致。
中国企业穿越周期的行动纲领
美的集团自2004年开始学习国际先进企业的丰田生产系统(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尝试在美的工厂推进丰田生产系统精益改善活动,但效果一直不显著。十多年前,经高瓴资本引荐,我去美国拜访了丹纳赫集团,对DBS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那时起,我们开始系统地学习DBS,并聘请了一家有DBS背景的咨询公司助力,培养精益人才。根据顾问建议,美的集团开始着手规划设计美的商业系统(Midea Business System,MBS),设立了建立精益人才体系、打造方法论、实现工厂精益转型三大目标。2015年底,MBS 在家用空调工厂试点,2016年扩大到其他工厂,试点过程中逐步开展中高层精益训练营,建立人才培养流程和标准,设计改善周模式,设定统一指标体系和精益成熟度评价标准,效果显著。2017年,MBS 被全面导入各事业部和工厂,以价值流拉动为核心推进生产模式转型。在高层带头、全员参与下,美的集团通过联合管理模式打造标杆工厂并复制 MBS,每年通过精益成熟度标准对工厂进行现场评价。2018年,国内工厂完成精益转型。
2020年,美的集团成立 MBS 能力中心,编写 60多份全价值链精益教材,对国内所有工厂和供应商进行赋能。2023年起,MBS 开始赋能海外工厂,新基地由专家按高标准设计。截至2024年,美的集团培养了众多精益人才,推动工厂效率年均提升约 15%,打造了 6 座灯塔工厂。未来,MBS将结合海外特点持续完善,在价值链各维度研发新方法论和工具,在海外新业务整合中创造更大价值。
当杨益邀请我作序时,我深感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解构一家企业的传奇,更在于为中国企业提供一套穿越周期的行动纲领。在不确定的时代,唯有倚赖战略的定力、对常识的坚持和文化的韧性,方能破浪前行。
不断延伸企业核心能力的辐射半径
丹纳赫集团早期的并购如同精准狩猎,以低价捕获被低估的资产,但真正令其蜕变的,是其逐步形成的、以并购为抓手进行产业升级的策略。
丹纳赫集团从多元化并购转向聚焦医疗健康的历程证明:企业的边界不取决于资本厚度,而取决于核心能力的辐射半径。中国众多传统行业如房地产、橡胶制品、建筑材料等都在苦寻下一增长曲线而不得。在 30 多年前,丹纳赫集团同样从传统行业起步,但它通过系统化的并购和可复制的管理模式,游刃有余地进入了多个新质生产力行业。
提升效率,始终是工业文明的第一性原理。DBS 脱胎于丰田生产系统,却进化为覆盖基础工具、精益运营、增长引擎与领导力建设的全局操作系统。其本质是将经验转化为标准,将标准固化为基因。美的基于精益管理理念,参考DBS建设了自己的 MBS。同时,美的深入推进全面数字化,在DBS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精益管理与数字化完美融合。中国有着世界一流的数字化生态,中国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负担,因此能直接将最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与管理体系打通。未来的效率竞争,既是精益管理能力的竞争,也是数据密度与算法精度的较量。
丹纳赫集团的全球化策略并非简单的资产并购,而是内生与外延的双轮驱动再加上技术 文化 管理的系统输出。美的在海外布局17个研发中心、22个制造基地,推动OBM(Own Branding &Manufacturing)优先战略,正是为了构建第二主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必须让研发扎根
于本土需求,让人才流动于全球网络。
借镜丹纳赫:看清差距,丈量路径
本书绝非一本轻松易读的商业故事书,而是一部信息密度极高的管理工具书。它将为企业家、投资人、学者解答三大困惑:
- 如何通过并购实现能力嫁接,产业升级而非规模堆砌?
- 如何让精益管理从工具进化为基因?
- 如何在全球化的深水区中,平衡本土化与一体化?
对于包括美的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而言,丹纳赫集团既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差距;更是一把尺子,丈量出追赶的路径。
40多年前,丹纳赫集团的创始人以100万美元的借款完成了第一起并购;如今,企业市值一度突破 2 000亿美元。这一奇迹的背后,是对常识的坚守即,相信流程、尊重事实、效率至上。2025年,全球经济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确定的是:唯有拥抱变革、坚守常识、全球淬炼,方能穿越周期。愿这本书成为中国企业在探索转型和全球化之路中的一盏微灯,在击水中流的征程中,帮助中国企业书写属于中国智造的下一个40年。
杨益
国际投资并购与业务管理专家,丹纳赫中国区生命科学战略与并购前负责人、爱博才思中国区前总经理。
曾就职于正心谷资本,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股权投资,以及担任江森自控战略与投资并购副总裁,先后负责亚太及全球的战略规划、并购交易与风险投资项目。
拥有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士学位,同时为特许金融分析师持证人。
陈朝巍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丹纳赫中国前高级人才总监、微软设备亚太区前招聘总监、百度前招聘总监及IBM中国区前招聘负责人。
目前专注于通过咨询服务,协助企业构建人才体系与精益文化,推动组织可持续成长,尤以一体化人才管理与精益领导力发展见长。
拥有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