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未来学家、组织管理专家联袂力作!
拉万·杰苏萨桑是全球未来学家和思想领袖,未来工作、人力资本和自动化领域的权威,被《咨询杂志》评为全球zui具影响力的25位咨询师之一。约翰·布德罗是享誉全球的组织管理专家与人力资本研究权/威、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管理与组织学名誉教授。他们以全球视野,为你勾勒出未来工作变革的清晰路径,让你在汹涌的技术浪潮中掌握主动权。
构建技能即货币的工作新生态,打造个人和组织的共赢密码!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以技能为核心的工作新生态。对于职场人,它揭示了未来竞争力的核心在于技能的可迁移性与持续更新,帮助个人清晰识别高价值技能、规划学习路径、让技能流通,摆脱对单一岗位的依赖。对于管理者,这套体系是打破岗位壁垒、激活存量人才、实现人才随任务流动。它指导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人岗错配、人才浪费的问题。这是市场上少有的、将个人成长与组织效能深度绑定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逐步典型案例拆解,提供可落地的未来工作指南!
本书不止进行了宏观趋势分析和理论探讨,提出了人机协作、建立新工作机制等前瞻理念;更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性,深入结合了联合利华、基因泰克等不同行业领先企业的真实案例,详细展示了这些理念如何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实践和工具。对于希望将理论付诸实践、切实提升组织适应性与人才韧性的管理者和HR从业者而言,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战手册。
业内知名专家、企业家联袂力荐!
组织发展专家,OKR深度实践专家况阳;国泰道合创始人兼CEO,人力资源战略专家,《如何成为经营人才》主讲人陈毅贤;12个德鲁客创始人康至军;华夏基石管理咨询公司业务副总裁,赋能工坊创始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架构》作者张小峰;韬略咨询创始人,组织变革专家汤鹏联袂力荐。
湛庐文化出品。
人工智能时代,工作需要被重新发明
况 阳
组织发展专家,OKR 深度实践专家
人工智能时代来了!
当 2016 年有人这么说时,一定不会有多少人相信,以为那不过是技术人的自我贴金,是在刷存在感。那一年的 3 月 16 日,人工智能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谷歌的 AlphaGo 战胜了人类围棋冠军李世石。五局对战,人工智能以 4 比 1 的压倒性优势胜出。这是继 1997 年 IBM 的深蓝机器人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后,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里程碑式胜利。战胜国际象棋大师本已不易,而战胜围棋大师就更是难上加难,要知道一直以来,围棋都被视为人类最后的智力自留地。从计算量上看,围棋的难度是象棋的 1 亿倍。但即便如此,不少人依然选择漠视,仍旧嘲笑人工智能是人工智障。
很快,时间来到了 2022 年 11 月 30 日。这一天 , 一个叫 OpenAI的小企业,发布了一款名叫 ChatGPT 的产品,瞬间惊艳全球,让人类第一次集体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强烈冲击。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平台革命;腾讯 CEO 马化腾更是将其形容为几百年难得一遇的、类似发明电一样的历史机遇。
自那一刻起,人工智能的发展突飞猛进。到 2024 年,它已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连最为高冷的诺贝尔奖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了。这一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Hopfield)与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两人,以表彰他们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与此同时,诺贝尔化学奖也授予了在运用人工智能预测化学结构方面做出开创性工作的科学家们。人工智能,这个曾被人嘲笑、被人视为边缘的研究方向,终于走到了时代的正中央。
至此,还有谁会质疑人工智能时代已来的事实?
如今的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是工程师手中的技术玩具,也不再是只会写诗陪聊的话痨,而是实实在在的革命性生产力利器。对此,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看得尤为透彻,他断言:人工智能的潜力巨大,可能成为人类社会最后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
而这场革命,给职场人带来的最直接、最迫切的冲击就是―工作的范式正在被彻底改写。
当工作迎来大洗牌
回望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掀起一次工作的大洗牌。
当蒸汽机轰鸣登场,畜力和人力开始显得难堪大用。曾风尘仆仆、行走千里的挑夫与马夫,一夜之间被铁轨和轮子取代,靠力气吃饭的时代轰然落幕。
当信息技术横空出世,办公室里沙沙作响的打字机逐渐归于沉寂。那些以手速为生的打字员、操着算盘飞舞的记账员,也在文字处理软件和财务系统面前无声退场。
那么这一次,将要离场的又会是哪些工作呢?翻译、设计、写代码和金融分析……这些曾经被认为高度专业化的白领型脑力工作,在未来还会那么高枕无忧吗?
如果机器能不眠不休、永远在线,那么很容易就疲惫、轻易就产生情绪的人类,还能做些什么,才能展现和机器不一样的价值?
而这,正是《重新发明工作》一书的深意所在。
作者并没有落入技术替代人的恐慌叙事,而是提出了一个更有建设性的视角:不要一味去迎合技术,而要让技术服务于工作。也就是说,要人机协作而非人机对抗,这才是更明智之举。正如书中所提及的,自动化技术极少可能完全取代员工,更多的是在新的任务配置中与员工融合。
作者还主张,要从任务本身出发,先解构原来的工作,再基于任务灵活重构工作。换言之,未来工作的核心是事,而非岗,对工作进行解构和重构也将成为未来工作的常态。这不仅是对工作岗位本身的调整,更是对人、事与价值创造关系的全面重塑。
为此,作者提出了新工作模式应当遵循的 4 大原则:
- 从任务出发,而非固守岗位。
- 深度结合技术,而不是将其视为敌人。
- 审慎评估各种用工形式,而非简单雇用人。
- 让人才随工作流动,而非固守岗位设定。
这些原则,既前瞻,也可行,它们在一个个鲜活的企业案例中转变成切实可落地的具体做法。而这也意味着,本书不仅是一本思想之书,更是一本操作指南:
- 它不仅指出了趋势,还给出了解法。
- 它不仅提供了原则,还配上了落地工具。
- 它不仅讲技术,还回到人的成长与赋权。
以不变的成长力穿越动荡
正因如此,我愿称这本书为后疫情 A 时代的工作手册。它不是专为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而写,但又处处着墨于人工智能。你也不一定熟悉书中的案例企业,却并不妨碍你从案例企业的做法中得到全新启示。
华为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力资源十六字方针叫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它是华为人力资源体系的基石性原则。只是,不知道这十六字方针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被调整成以人为本、人事匹配、以绩定薪、易绩易薪?毕竟,如果环境变化过于剧烈,那么在组织中设置固定岗位的做法就显得不切实际。若果真如此,从以岗位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静态职责走向动态任务,或许更符合时代的需要。读罢全书,掩卷沉思,我不禁生出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受。或许,也是因为大道相通之故。
在腾讯工作期间,我主导过一个类似谷歌氧气项目的专项研究,试图回答一个愈发急迫的问题:当团队越来越分散,技术越来越智能,管理该如何升级,才能带领团队走出低效陷阱?最终,在研究分析了近万人的样本之后,我们构建出了一套团队增效的五力模型――信任力、目标力、规则力、中台力、成长力。这套模型,我在《腾讯增效密码》一书中做了详细介绍。
有趣的是,在这本《重新发明工作》中,我找到了诸多共鸣:
- 作者讲的工作自动化,对应五力模型中的中台力。
- 他强调终身学习,正是五力模型中成长力的核心要义。
- 他提倡赋权员工,不就是五力模型中信任力的底层逻辑吗?
我们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行业,但在应对同一时代命题时,竟然走向了同一方向。或许,这就是时代本身的召唤,也是未来的趋势。人工智能时代来了,它真的来了,它正剧烈地重塑着我们的工作形态。
但是,请不要惊慌,请拥抱它,而不是排斥它。
面向未来,我们更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保住静态的岗位,而是如何更好地解构任务和更灵活地重组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
这本书,值得每一位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思考未来工作形态的人反复阅读。它不仅会让你看到趋势,更会让你产生动手去做的冲动。
人工智能时代,工作的重构,从你我此刻的思考开始。
愿你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人工智能时代,始终保有一颗学习的心,以不变的成长力,穿越动荡,理解、拥抱、解构,甚至重新发明未来的工作。
拉万·杰苏萨桑
全球未来学家和思想领袖,未来工作、人力资本和自动化领域的权/威。作为美世公司高级合伙人兼转型服务全球负责人,他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劳动力转型和组织重构的前沿课题。
不仅被《咨询杂志》评为全球zui具影响力的25位咨询师之一,更荣登《科技新闻》未来工作领域8大影响者、《人力资源高管》100位zui具影响力人力资源人士榜单,并入选2020年50大商业思想家。
约翰·布德罗
享誉全球的组织管理专家与人力资本研究权/威。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管理与组织学名誉教授,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学会及美国心理学协会杰出成员。致力于探索未来工作、HR衡量与分析及劳动力自动化等前沿课题。
畅销书作家。研究成果常刊登于《哈佛商业评论》和《华尔街日报》等刊物。
引 言 打破岗位限制,建立新工作机制
第 1 章 解构传统固定岗位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岗位
解构工作岗位时应该思考的两大问题
零售配送中心的岗位解构
基因泰克公司的岗位解构
用概念验证确保新工作机制的可行性
第2章 新工作机制下的自动化:技术不是替代者,而是辅助者
自动化技术的 3 大类型
零售配送中心的工作自动化
优先分析工作任务,而非直接考虑自动化
体力工作的自动化:社交机器人的应用
知识工作革命:对人才招聘协调员工作的解构
第3章 替代性工作形式:打破传统组织边界,构建工作新生态
新工作机制下的替代性工作形式
替代性工作形式如何重塑人力资源工作
零售配送中心的多元化工作形式
新冠疫情促进工作流程的改善
打破岗位限制,让员工掌握更多技能
薪资解构:由按岗定薪转向业绩能力奖励
第4章 新工作机制下的员工: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终身学习密码
叠加式证书:对大学学历和学位进行解构
使用通用语言描述员工能力
零售配送中心案例 1:解构员工技能
零售配送中心案例 2:培养相邻领域的能力
建设以技能为基础的职业发展道路
完善公司内部人才市场
第5章 对新工作机制的持续优化:打造以人为本的工作
新工作机制的维护
维护零售配送中心的新工作机制
重新设计零工福利,提高组织包容性和运营效能
新工作机制是以人为本文化的基础
全球制药公司以人为本的工作重构
计算新工作机制中的工作总成本
第6章 新工作机制下的领导力:从建立权威到赋权员工的转变
借助敏捷创新框架来进行工作设计
人力资源部门可以牵头敏捷创新吗
咨询公司工作设计中的经验与挑战
用人工智能为民主化的工作赋权
联合利华公司,重新定义新工作机制中的领导力
管理岗转型:持续重塑工作,实时谈判
从注重等级转向注重工作成果
树立高声誉的领导品牌
第7章 新工作机制与社会政策的协同变革
从设立岗位向打造平台转变
工作平台在社会、政策和组织上面临的挑战
正式工比临时工更敬业吗
利用社会网络提升组织效能
建立全球性的工作罗塞塔石碑
新工作机制的保障:全民医疗和全民基本收入政策
员工如何在平台上发声
从学位到叠加式证书: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转型
百岁人生工作机制
结 语积极拥抱变化,成为不可替代的进化者
致 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