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程度不断加深和增强,各国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新闻媒体及普通民众等公众主体,正在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和丰富的渠道与其他国家的公众频繁地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的交流。公共外交作为一国政府及公众直接面对另一国政府及公众开展的各种政策宣传、文化传播及交往活动,已经成为传统外交的重要补充,且在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创新。同时,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类新媒体形态凭借其较之传统媒体在交互性、即时性和开放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不仅在数量上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态势,同时在更深层次上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考方式与理解视角,深刻地影响着各国政府的行政变革与公共外交战略制定。新媒体和公共外交二者始终分享着共同的时代背景,是两个相伴相生的场域,在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层面存在着多重张力与融合。在这一背景下,各国政府都纷纷搭乘数字媒体快车,深入理解新媒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内在逻辑,希望将新媒体的运用作为助力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借助博客、微博、视频网站以及各类社交网站等国内外新媒体平台,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及理念优势,为公众参与及反馈提供更为广泛、平等和畅通的互动平台,以期更好地实现阐述对外政策主张、传递外交核心理念、输出文化价值追求、加强他国理解认同、提升本国国际形象的目的,进而实现国家利益。对于各国政府而言,新媒体助力下的公共外交事业发展早已脱离了理念构想与展望阶段而真正成为了助益各类公共外交实践活动的有力工具。在该研究中,笔者对新媒体、公共外交及两者的有机结合、搭载的全新形式新媒体公共外交的内涵、特征等内容进行梳理与论述,并在此基础之上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当前新媒体公共外交在实践中的应用。第一,选取了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型主流媒体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及传播活动;第二,选取并分析李子柒在海外新媒体平台油管(YouTube)开展的富有成效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活动;第三,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传播链条各关键环节入手,探索总结提高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发展策略选择;第四,立足于公共外交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哔哩哔哩网站主要账号为例,分析互动文化社区中的公共外交潜力。这些案例既涵盖了国内外颇具代表性又各具特色的新媒体平台,也涵盖了政府、媒体、各类组织以及普通公众等外交主体开展的新媒体公共外交活动。尽管篇幅不长,但能够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新媒体在对外信息传播、政策阐释、文化交流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比较分析能够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在不同平台以不同方式传播所带来的不同传播效果以及对公共外交目标的实现程度。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发展成就在国际社会中已是有目共睹,但由于对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起步时间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晚,技术基础也较为薄弱,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在当下仍然存续,海外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仍旧滞后。因此,尽管公共外交近年来在政府及学界的不断推动下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我国对新媒体公共外交这一全新外交途径的认知和运用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时仍然存在水土不服、力不从心的问题。在当前新技术变革加速、国际关系深度调整、改革发展纵深推进的复杂历史背景之下,中国的新媒体公共外交事业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在国际传播及技术领域的诸多压力与挑战。书中案例能够使我们对于未来如何更系统地进行新媒体公共外交战略布局形成一些基本结论,为未来更有效地运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公共外交目标,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美誉度,塑造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促进各国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为国家利益的实现提供借鉴和启示。
第一章新媒体与公共外交概述()
一、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三、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概念界定()
四、公共外交的特征及目标()
五、公共外交的目标追求()
第二章新媒体助力下的公共外交新形态:新媒体公共外交()
一、新媒体公共外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二、新媒体与公共外交的内在契合()
三、新媒体助力下的公共外交()
四、理解公共外交中的新媒体:从工具到平台()
五、平台化理论下公共外交中的新媒体()
第三章新型主流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及传播研究
以CGTN为例()
一、媒体融合推动下的新型主流媒体转型()
二、CGTN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传播主体分析()
三、CGTN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传播内容分析()
四、CGTN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传播渠道分析()
五、CGTN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传播效果分析及发展策略()
第四章海外新媒体平台的中国文化传播研究
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
一、新媒体与文化传播()
二、李子柒在海外新媒体平台开展文化传播的主体分析()
三、李子柒在海外新媒体平台开展文化传播的内容分析()
四、李子柒在海外新媒体平台开展文化传播的方式分析()
五、李子柒在海外新媒体平台开展文化传播的效果分析及启示()
第五章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中国际传播发展策略选择()
一、提升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传播力的策略建议()
二、提升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引导力的策略建议()
三、提升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影响力的策略建议()
四、提升中国新媒体公共外交公信力的策略建议()
第六章互动文化社区中的公共外交潜力挖掘
以哔哩哔哩网站主要账号为例()
一、哔哩哔哩网站介绍及其用户特征()
二、运用哔哩哔哩开展新媒体公共外交的可行性及潜能分析()
三、新媒体公共外交视角下哔哩哔哩代表性账号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