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研究城郊农民城镇化问题的专著。本书从我国城乡融合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实践出发,在总结分析我国就地城镇化模式缘起和类别的基础上,对传统的集中上楼城郊城镇化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本书的研究主题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就地城镇化。以两个非发达县域城郊融合类村庄为例,对城郊失地农民的就地城镇化状态从多方面进行了考察,并应用计量模型揭示了城郊失地农民城镇化状态的个体特征;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对失地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从城乡融合政策下城郊农民的心理状态对城郊青年创业影响,揭示了城郊融合类村庄就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1974年9月出生,汉族,女,辽宁凌海人,管理学博士。现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方面的研究。在《农村经济》《中国青年研究》、《调研世界》等刊物发表论文8篇,国际会议检索论文2篇,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出版著作1部。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概述
第2章 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演变
2.1 城市化的发展条件
2.2 城市化与中国城镇化
2.3 就地城镇化实践
第3章 城乡融合发展与城郊就地城镇化
3.1 对传统城郊城镇化的考察与反思
3.2 城乡融合发展与城郊就地城镇化的逻辑关系
第4章 城郊融合类村庄就地城镇化状态考察
4.1 城郊失地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实践考察
4.2 18~60岁城郊农民就地城镇化状态及个体特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郊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创业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就地城镇化状态下城郊农民创业概况
5.2 城郊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郊融合类村庄就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实证研究设计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促进城郊融合类村庄就地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7.1 发挥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先行区的示范作用
7.2 树立同城同发展观念
7.3 不搞一刀切,城郊城镇化应因地制宜
7.4 提高城郊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满意度
7.5 推进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建设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调研照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