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我社2012年版《道教常识答问(插图本)》进行了修订,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通俗的文字系统介绍了道教的基本常识和历史。全书共十章,涉及道教的创立、教义、经籍、神仙、组织、教制、科仪、修炼、宫观、传播等方面。作者对道教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做了总结,并思考和展望了道教的未来发展。
本书是正一派宗师陈莲笙经典作品的修订版本,以简明问答拆解道教千年奥秘,从神仙谱系到斋醮仪轨,从养生之道到文化传承,每一个疑惑都有专业解答;搭配精美珍贵的插图,让经典教义跃然纸上。无论是道教文化爱好者,还是初窥门径的好奇者,都能在图文交织的趣味阅读中,领略中华传统宗教的深邃智慧与独特魅力!让我们翻开这本《道教常识答问插图本》,开启一场轻松易懂的玄门道学之旅!
这本《道教常识答问》是应出版社之约编写的。
道衲学道、从道已近八十年了,但是如此系统地写作一本介绍道教常识的书,还是第一次。编写之时,感慨良多。
感慨之一,道衲青年时期学道,颇想从书本上了解道教的知识,但是,那个时候介绍道教的书只有两本,一本是日本人小柳司气太写的《道教概说》,一本是傅勤家的《中国道教史》。两本书的篇幅都不大,薄薄的。直到 1946 年,才有了一本有分量的著述,那就是陈国符先生的《道藏源流考》。可是,今天要想了解道教,我想可以找到几十本,甚至上百本有关道教的书籍和刊物。
感慨之二,道衲注意到现在出版道教书籍的作者多了起来,其中有道门中人,例如任法融会长、张继禹副会长,以及丁常云、袁志鸿、张金涛、杨世华、张兴发等贤契;而更多的是学者,例如长期从事道教研究的挚友李养正教授和已故的王沐先生、王明教授等同道。
道教的研究机构也建了起来,特别是四川大学卿希泰教授创建的宗教研究所,人才济济。据说,全国已经培养出数以百计的以道教为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他们成为道教研究的脊梁。
感慨之三,道衲获悉,全世界范围的以及多边、双边的道教研究国际会议已经举行了几十次。这些年来,道衲就接待过法国的施舟都能客观而公正地评价道教和中国传统文化。至于全国范围(包括与港澳台地区联合举办)的有关道教的研讨会,几乎年年都有多次。
感慨之四,道衲看到全国的道观恢复开放,大部分道观香火旺盛,庙观整洁,自给自养有余,道教培养的青年道士都已经挑起了传道、弘道的重担。
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出道教作为中国的传统宗教已经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中国人民获得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重视和发扬,中华民族已经平等地列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正掀开了复兴、强盛的新的一页。
作为一个目睹百年沧桑的老道士,我对于中华盛世的到来,是欣喜若狂的;对于中华民族强盛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对于道教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有功社会,也是寄予厚望的。
道法无边。而道衲所学所知,必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道衲曾经参考过中外学术界的许多研究成果,限于篇幅,未能一一注明,敬请谅解,并向各位同道和学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陈莲笙
九秩之年季春
陈莲笙(19172008),上海人。当代道教正一派一代宗师。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协会顾问,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上海道学院院长,《上海道教》杂志主编,上海市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上海市政协第八、九届常委,《藏外道书》顾问,《中华道教大词典》顾问,《中华道藏》总顾问等职。
再版说明
序言
第一章 道教的创立………………………………………………………1
第二章 道教教义和经籍…………………………………………………19
第三章 道教神仙…………………………………………………………45
第四章 道教的发展和兴衰………………………………………………75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76
(二)隋唐道教…………………………………………………84
(三)五代、宋、金、元时期的道教…………………………90
(四)明清道教…………………………………………………108
第五章 道教组织的教制、教职和规戒…………………………………113
第六章 道教科仪和法术…………………………………………………133
第七章 道教修炼的理想和实践…………………………………………153
第八章 道教宫观的参访和祭拜常识……………………………………179
(一)宫观建筑和殿堂…………………………………………180
(二)道士和道姑………………………………………………192
(三)参访常识…………………………………………………202
(四)祭拜常识…………………………………………………209
(五)洞天福地…………………………………………………223
第九章 近现代道教以及道教的传播………………………………………251
第十章 道教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以及对新世纪道教的展望……………285
插图目录……………………………………………………………………302
主题词笔画索引……………………………………………………………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