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诺芬尼夫妇》是比利时画家扬·凡·艾克于 1434 年创作的传世之作,作为第一幅室内人物画像,它在美术史上地位显赫,也向来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
而本书中,从医多年的作者以 细微观察 这一视角切入,打破常规解读模式。他像侦探般在画作细节中探寻,挖出诸多此前被忽略的隐藏秘密。书中悬念迭出,解读过程如同侦探小说般引人入胜,让读者不断为画中的隐喻与线索惊叹。?
当人们以为这幅画已无新发现时,作者的解读却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这副五百年前的历史名画,感受其别样的魅力。
当人们以为《阿尔诺芬尼夫妇》的秘密早已被五百年的时光淘尽,这幅扬·凡·艾克笔下的传世之作,却在这位作者的 细微观察 下,焕发出惊人的新生命力。
这位作者以精准的目光,避开艺术史的常规视角,在画中那些曾被忽略的角落 或许是一枚戒指的反光,或许是窗棂投下的阴影里,挖出层层叠叠的隐秘。他把解读变成一场侦探游戏,每一处隐喻的揭晓都像解开一个悬念,每一条线索的串联都足以让读者心头一震,读来竟比侦探小说更让人屏息。
原来这幅被反复审视的名画,藏着这么多未曾示人的故事。翻开这本书,你会重新认识这幅画像。
中译本护封采用艺术纸印制,护封折叠设计,艺术元素满满,主图为扬·凡·艾克的油画《阿尔诺芬尼夫妇》,护封背面全彩印制此画,可作为装饰挂画。
序
互不对视的两人
我不仅在意观众朝画作投去的目光,同样,我也关注画家在画作上定格的人物眼神。每每回忆某幅画,往往是画中眼神首先闯入我的脑海。比如《康帝行刑图》给我留下的恐惧感,其实与画面中的酷刑折磨并无关系(对西桑尼剥皮不过是万千解剖课之一),让我真正觉得恐惧的,是犯人在被逮捕瞬间的表情:他不再注视任何东西!这才是我无法释怀的:犯人空无一物的眼神。并且,他周围那十七个男人也没有注视他。仿佛他已然不存在似的。就连那名抓着死刑犯手臂的执事兵,也都没有注视他。正是上述众人空洞的眼神,正是所有人对被告受刑昏厥的集体漠视,让我对杰拉德·戴维的这幅双联画记忆犹新:那是一个秋日上午,我在布鲁日博物馆里看到它。
而这也正是阿尔诺芬尼夫妇令我震惊的原因:他们俩并没有彼此对视。
和让-菲利浦·伯斯戴尔一样,我也熟悉阿尔诺芬尼夫妇。虽不如他了如指掌,但也还算得上熟悉。那是六月的一天下午,我在英国国家美术馆与他们相逢。与我而言,他们自此便从未离开。每次一想到他们,那空洞的眼神便疾入我心。在我印象中,整幅画正是以二人彼此错开的眼神为中心来展开构图。这两个孤独的人看到了什么?他们在想什么?而我们呢,孑立于阿尔诺芬尼夫妇面前,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当时,面对着阿尔诺芬尼夫妇,如果我没发觉自己也被旁人盯着,我大概不会如此自问。在他们旁边,同一面墙上,如果我没说错挂着油画《包着红头巾的男子》,它极可能是扬·凡·艾克的自画像。画中人物那捉摸不透的面孔、紧抿的双唇、严肃且审视的目光,似乎都在向每一位驻足于阿尔诺芬尼夫妇前的参观者发问:哎,您看到什么了?至于回答是否合理恰当,显然,他一概不置可否。不过,自1434年以来,各种回答不计其数,关于阿尔诺芬尼夫妇的主题讲座、文册、独白、公开演讲、窃窃私语不胜枚举。但是,似乎无一能令红头巾男子满意,而他才是唯一的知情者:在这间卧室里,这对男女之间究竟上演着怎样的剧情,只有他明了。虽然已把自己永久定格在画框之中,但是看到自己所画的那对人物饱受曲解或演绎,凡·艾克的内心深处满是欢喜。看,那女的怀孕了,看,她丈夫多冷漠多疏远,看,他们那两只手牵得好勉强,再看看那面镜子(关于镜中所能见,大家可没少议论),他全听到了,除了……
除了接下来我们将在本书中读到的内容。
至于我本人,则是在一列高速列车里读完了全书。这感觉就像读侦探小说一般,个中悬念扣人心弦,着实令我的好奇心难以抑制!当时,我如饥似渴地飞速翻阅书页,它们让我清楚地明白,当初我并没有看到我所看到的,当初我根本没看到我应该看到的!如果说,阅读让-菲利浦·伯斯戴尔的这本书令我激情满怀,是因为他对凡·艾克画作的描写(我曾自以为对画作甚为熟悉),那么不如说,这激情更在于,他对画作所有的视觉错觉从头到尾地进行了剥茧抽丝般的研究分析,而我曾误将这些错觉称之为我对该画的记忆。
读罢此书,我决心尽早返回英国国家美术馆,为了再见一见阿尔诺芬尼夫妇,当然,更是为了从红头巾男子的脸上找寻那一丝满意与欣慰:关于他封藏了诸多秘密的画作,他总算听到了一直期待听到的。
作者:
让-菲利浦·波斯特尔(Jean-Philippe Postel),1951年出生于巴黎,他是医生,作家,并对艺术充满热情和关注。
译者:
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教师,前副系主任,法语语言文学博士。曾先后为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多次完成重大外事口译任务。已参与及现主持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已出版译著八部、编著六部。
原互不对视的两人 丹尼尔.贝纳克
第一章尽我所能
第二章阿尔诺芬尼家族(画中人物身份研究)
第三章数种看画方式
第四章艾奴-勒-凡与其妻
第五章加锁以盖之
第六章彼此携手
第七章炼狱与灵显幻影
第八章蜡烛与小图章
第九章狮子、魔鬼与樱桃树
第十章木展
第十-章孕产
第十二章女式拖鞋
第十三章扬.凡.艾克即此
第十四章红衣人、 蓝衣人
原著注释
查阅书籍及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