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是个深刻变革的时代,人类深切地认识到自身和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圈正面临着叠加的危机。这些危机包括气候变化、生态失衡,也包括担心失控的前沿科技给人类自我存续带来冲击。在这样的多重结构性巨变之中,博古睿研究院力推行星思维,倡导人类超越以己为中心的视角,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上调整我们面对危机轻重缓急的考量,促使人类走出当下的困境。本书聚焦博古睿研究院近年来所关注的与行星思维和共生哲学有关的思考,是一次跨学科、跨领域,促进人类观念转向、升维的新尝试,旨在激发更多、更深的讨论与争鸣。
14位国内外知名哲学家、科学家和思想者,聚焦变革时代人类观念的转向与升维,从哲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角度,对行星思维与共生思想提出他们的洞见。
变革时代人类观念的转向与升维行星思维与共生思想(宋冰/文)
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曾说,文明的建立靠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的确,思想引导并塑造人事、器物与制度,思想创造世界,也改变世界。鉴于此,博古睿研究院关注、培育和传播深刻变革时代的新观念、新思想。
之所以说当下是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是因为人类深切地认识到自身和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圈正面临复杂叠加的危机。这些危机包括气候变化、生态失衡、 全球疫情,也包括担心失控的前沿科技给人类自我存续带来冲击。不幸的是,在人类面临共同的叠加性危机之时,人类社会自身的地缘政治紧张、对立不但没有消减,反而还在加剧升级。触发地缘局势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来自另一个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即中国的崛起。毫无疑问,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也大大增进了人类整体的福祉。那么,一个古老文明的涅槃重生对一个风雨飘摇的地球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审慎的欢迎、观望、猜忌、怀疑、排斥甚至敌意,人们各执一词。因不同历史与文明价值观引起的主导性文明之间有意无意的误读,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安全、全生态福祉的巨大风险因素。
在这样的多重结构性巨变之中,博古睿研究院力推行星思维(planetary thinking),倡导人类超越以己为中心的视角,突破沉溺于猜忌、算计的民族国家的思维与行为范式,呼吁思想界、政策界和有公共事务关切的大众对当下人类与全生态情境进行宏阔的、深刻的思考,重新理解和领悟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上调整我们面对危机轻重缓急的考量,提高人类的共同意识,促使人类走出当下的困境。
《博古睿·萃嶺丛书》由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策划。《行星思维与共生哲学》聚焦博古睿研究院近年来关注的与行星思维和行星哲学有关的思考,是一次跨学科、跨领域,促进人类观念转向、升维的新尝试,其中许多提法、理论依据、思想阐述尚处在初期探讨的阶段,旨在激发更多、更深的讨论与争鸣。
以下部分,我将分别介绍行星思维与行星哲学的初步探讨。
…………
主编简介
宋冰,博古睿研究院高级副院长、中国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萃嶺》杂志主编。曾主编《智能与智慧人工智能遇见中国哲学家》《走出人类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思》等著作。
变革时代人类观念的转向与升维行星思维与共生思想 宋冰
Ⅰ 行星思维与行星治理
语言监狱里的行星政治学 托比·李思
迈向行星思维 许煜
行星智能 本杰明·布拉顿
治理在行星时代 乔纳森·布莱克 / 尼尔斯·吉尔曼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张地球资产负债表 沈联涛
跨物种货币 乔纳森·莱德加德
Ⅱ 生命科学中的共生与东方共生哲学
人体共生微生物研究正在修改人的定义 赵立平
如何理解共生两种生命图景的冲突与融合 杨仕健
宋明儒仁者与物同体思想与儒家式的共生主义 吴根友
身体·社会·自然从身体观看道教共生思想 陈霞
缘起与共生佛教对人与自然、文明间和谐之道的启示 龚隽
文的缝隙、混沌之边从共生的难题到宇宙的希望 石井刚
关于一与多的古老难题共生引发的本体论新思考 展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