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各个环节的批判。本书基于整体性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着重从构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各个部分的整体性以及各部分相互联结的演进整体性这两个维度,论证马克思主义如何在批判中建构自身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 在整体性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有助于获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认识,获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的新判断,获得关于市民社会、资本批判以及人类解放的新内容。
李冰,法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现为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多次荣获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一等奖,在《统计与决策》《晋阳学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98
绪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形成的理论资源 第二节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小结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小结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小结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小结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小结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小结结语参考文献